研究人员对比研究了一种选区激光熔化的Ti-Fe-Co-Mo合金单道样品、单层样品(如图1)与块体样品内部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发现单道样品的微观组织由β晶粒和无热ω相组成(图2a-c),单层样品(由多熔道相互搭接而成)中存在少量α相及大量ω沉淀相(图2d-i),块体的样品中则形成了大量α板条和等温ω相(图3a-c)。由此可见,打印态块体样品中形成的α相和等温ω相均是增材制造过程热循环的作用结果。在这些样品的基体中还观察到了Mo/Fe/Co原子团簇。
图1 选区激光熔化单道和单层样品扫描电镜显微图及FIB取样情况
图2 选区激光熔化的Ti-Fe-Co-Mo合金(a-c)单道样品与(d-i)单层样品透射电镜结果
图3 (a-c)选区激光熔化的Ti-Fe-Co-Mo块体样品微观组织与(d-f)固溶处理的Ti-Fe-Co-Mo合金的微观组织
经β相区固溶处理后,Ti-Fe-Co-Mo合金中只存在β相及无热ω相(图3d-f)。利用三维原子探针对基体进行分析发现合金中存在高密度的溶质原子团簇,团簇中的溶质原子数量在4到35之间(图4)。溶质原子团簇的存在还造成了基体的成分波动。分子动力学模拟也发现合金在凝固过程中能够形成原子团簇(图5),原子团簇的形成有助于降低合金系统的结合能。
图4 Ti-Fe-Co-Mo合金中溶质原子团簇及成分分布的三维原子探针分析结果
图5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Ti-Fe-Co-Mo合金中存在溶质原子团簇
固溶态的合金变形时,位错与溶质原子团簇发生了复杂的交互作用,原子团簇有效阻碍了位错运动,使位错剪切原子团簇所需的剪切应力增加(图6)。原子团簇及成分波动还在基体中产生了原子应变场的波动和畸变(图7),形成交替变换的拉伸和压缩应变场,导致了较大的局部内应力,能够阻碍位错滑移,使合金强度提高。另外,原子团簇不会完全阻止位错运动,当剪切应力达到一定值时,位错能够切过原子团簇继续滑移,因此有助于合金获得良好的塑性。合金中的无热w沉淀相也起到了很好的强化作用。这些促使合金在固溶态即获得超高的屈服强度(>1.2 GPa)与良好的塑性(延伸率>10%)(图8)。此外,合金还表现出较高的加工硬化率。
图6 运动位错与溶质原子团簇之间交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图7 合金中成分波动导致的原子应变场波动(拉伸应变场和压缩应变场交替分布)
图8 固溶态Ti-Fe-Co-Mo合金的(a)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和(b)真应力-应变曲线
本研究首次在增材制造的钛合金中发现溶质原子团簇及成分波动的存在,并揭示了溶质原子团簇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本研究的发现为钛合金的强塑性协同提升开辟了新途径,为新型高强韧钛合金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4.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