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FLUENT模拟管道破口泄漏的几个关注点

6天前浏览749
正文共:1415字 9图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1 前言

之前我们做过一个管道破口泄漏模拟案例(“FLUENT水管破口泄漏计算简单案例”,2020-10-11推文)。该案例简单演示了模拟方法,整体方向是没太大问题的,但是细究起来,对于工程上的仿真应用,还是有几个点需要详细讨论一番。今天,我们继续针对一个案例来讨论一下,如果要更为准确地模拟该问题,需要关注哪些事项。

2 关注点

第一,计算域的创建。对于该问题,计算域必须包含如下三个边界,管道入口(1)、泄漏口(2)和管道出口(3)。
第二,边界条件的设置。对于上述计算域,三个边界应该要有明确的已知条件。实际上,对于任何仿真模拟,都需要有明确的边界条件(压力、速度、温度等),而这个“明确”很多时候是相对而言的。通常来说,管道入口(1)是很明确的,可以是确定的压力或者确定的流量,因为对于某个工程实际,不论下游是否泄漏,都有个既定的输送流量。这种情况下,泄漏与否只会影响下游的管路阻力特性,而对上游管段没有影响。但是,很显然,(2)的流量/压力是计算目标,(3)的流量/压力会受到(2)的影响。比如,(2)发生泄漏后,流入下游管道的流量减小,压力也会降低。因此,本质上,(2)和(3)的边界都是未知量。显然,(2)和(3)采用压力边界条件是更合适的,但是这里需要特别注意,这两个位置的压力,不论是总压还是静压,严格来说都是未知的。实际上,(2)可以等效为射流孔,假设管内外介质是一致的,则可以施加一个出口阻力边界(fluent中为outlet-vent),这个阻力系数类似于管径突然变为无穷大,局部阻力系数约为1.0。如果是多相流或者多组分的情况,则未必等于1。对于(3)而言,如果处于管道末端,最终排入大环境,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局部阻力处理。
第三,计算资源。对于上述的边界条件(3),如果要采用局部阻力处理,那么从(2)到(3)的管道最好都建模,这就涉及到计算资源问题,如果管道很长,则采用真实建模将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我们可以将这段管段简化成一个具有较短长度的阻力件,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就很合适了。也就是将这段管,设置成流量和压力的关系模型。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后,这个管段上的某个具体 位置的压力将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想获得实际某个位置的压力,则不能直接从模型中的这段管获取了。

3 案例演示

我们创建如下的计算模型,管道内径φ80mm,泄漏孔φ5mm,下游管道长度1000m。需要注意的是,下游管道我们简化为长度1m的局部阻力件。
假设介质为空气。
我们将管道入口设置为速度入口。
泄漏孔设置为outlet-vent,局部阻力系数为1,这里的表压即为实际意义上的背压。
同样的,管道出口设置为outlet-vent,局部阻力系数1.0。
将局部阻力件管段设置为多孔介质区域,设置各向异性阻力系数,主要阻力方向的系数显著大于其他阻力方向的系数。通常,我们只考虑惯性阻力,亦即△P=0.5C2ρv2,这里的惯性阻力系数C2可以根据管道的阻力特性得到。
我们看一下计算域边界的压力值,显然,泄漏口和管道末端的压力都高于背压值(0Pa),这符合实际情况。
再看一下计算域中心轴线的压力变化,后段压力骤降的部分为局部阻力件,也就表征下游1000米管道的压力降。
我们将泄漏孔关闭(设置成壁面),也就是未泄漏工况,则三个边界的压力如下。和泄漏工况相比,泄漏相当于对管道适当泄压,因此入口的压力降低。由于发生泄漏,下游管道流量降低,随即压力也降低了。
来源:仿真与工程
Fluent多相流多孔介质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3
最近编辑:6天前
余花生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69粉丝 289文章 285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