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地质条件复杂挑战大!深埋隧道建模难吗?技术要点有哪些

精品
作者优秀平台推荐
详细信息
文章亮点
作者优秀
优秀教师/意见领袖/博士学历/特邀专家/独家讲师
平台推荐
内容稀缺
15天前浏览1553

导读:大家好,我是马璐寒,人称二小姐,专注工程仿真计算。近日,由我原创,且独家首发仿真秀官网的midas GTSNX基础培训课程从零开始学midas GTS NX20讲:从软件功能讲解到基坑案例实操终于更新完结,欢迎小伙伴查看。

一、写在文前

近日,在我的仿真秀课程VIP用户群,有人提出:大埋深隧道模拟可以局部建模,上部的重量直接加荷载模拟吗?其中一位学员为他推荐了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深埋隧道模拟》,并告知他按照规范,取上部压力就可以,采用载荷模拟,最终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氛围很是欣慰!

二、大埋深隧道项目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埋深隧道项目日益增多。这些大埋深隧道项目通常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挑战,但它们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地区间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最典型的大埋深隧道项目包括:

1、深汕高铁竹园二号隧道

位置: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境内。
特点:全长394.5米,为单洞双线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58米。
工程进展:已于2024年顺利贯通,标志着深汕高铁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重要性:深汕高铁是深圳都市圈的重要交通动脉,将实现合作区到深圳中心区仅需30分钟的快速通达,对于加快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

2、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

位置:位于山东青岛胶州湾。
特点:世界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主线全长17.48千米,其中隧道长14.37千米(海域段9.95千米),最深点距海平面115米。
工程进展:正在全速推进中,面临坚硬的花岗岩和岩性相对较软的凝灰岩等多种地质挑战。

技术难度:存在超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断裂、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法隧道海中对接等世界级难题。

3、珠江口隧道(深江铁路项目)

位置:位于中国珠江口。
特点:全长13.69公里,是深江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最大埋深106米,海水水压10.6巴,为目前我国最大埋深、最大水压的水下隧道,也是世界最深海底高铁隧道。

工程进展:正在施工中,面临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

三、深埋隧道的建模

隧道建模,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几何形态相对简单,结构也比较简单,相对来说没有太多难点,所以写隧道建模的比较少。但是近期遇到几位工程师朋友问深埋隧道建模的问题,我整理一下我自己做深埋隧道时候的思路供大家参(拍)考(砖)。今天我们再次来聊聊深埋隧道的建模方式~

深埋隧道的建模整体跟浅埋隧道一致,区别在于以下3点:

1)模型建模范围怎么定?

我在做深埋隧道建模时,一般深度方向并不将隧道上覆全部岩土体建出来,因为有些山岭隧道,埋深特别大,也会造成计算模型特别大,带来不必要的计算负担。一般来说,上覆围岩厚度,需要计算一下深浅埋隧道的分界深度Hp,Hp范围建出来即可。所以隧道拱顶到计算模型顶面取Hp厚度。

隧道底到模型底以及隧道左右两侧到模型左右两侧的取值范围,按照浅埋隧道的取值方式建模即可,一般来说,能把隧道施工产生的扰动区域,也即可能影响区包含进去即可。有时按照隧道结构的有效轮廓的宽度D,取隧道左右侧、或底面到模型边界的距离≥3D。

例如,一个埋深622米的隧道的建模范围可能是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2)地应力怎么处理?

按照1)中的建模范围来做的时候,由软件自行计算出来的地应力比较小。但是深埋隧道的隧道埋深位置地应力往往比较大,可以用“初始平衡力”命令,将地层的地应力加在模型上。

计算一下模型顶面到地面的距离h,然后根据岩体重度,计算模型顶面位置的地应力值,模型范围内的软件可以根据设置的岩体参数自动计算。

【初始地应力输入示意】

【初始地应力模型添加效果】

【计算结果对比】

3)深埋隧道的结构内力大到失真怎么处理?

如果按照常规做法,隧道的建模一般是这样的:开挖隧道开挖阶段,钝化区域B和C区域的网格,结构施工阶段,重新激活区域B的网格,同时附加“修改属性”的命令,将区域B的围岩材料性质变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质。

这样处理符合常规建模逻辑,建模和分析是不存在任何报错的,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得到的结构内力特别大。深埋隧道所处位置,大多岩层条件较好,围岩具有自稳定能力,结构实际承受的荷载可能很小,计算得到的结果特别大,是因为钝化后又重新被激活的网格组,已经带有应力结果,重新激活时,该应力结果会体现在结构施工阶段。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比较麻烦,但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就是,“位移可以清零,但是内力是无法清零的”,所以这里需要进行“技术处理”。感兴趣的可以在仿真秀官网搜索GTS NX中的“应力清除术”详细看一看,有点绕。

技术处理的手段就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不带有应力历史的网格组用于模拟衬砌结构,只要这个网格组是与围岩节点耦合,可以正常受力的就可以了。使用“复 制”命令,将前文中的区域B的网格组原位置复 制一个,得到D网格组就可以了,复 制的网格组D,给予结构材料的性质。复 制的网格组与围岩是天然耦合的。或者可以直接将该位置对应的实体划分两次网格,得到B和D网格组,B赋予为围岩材料,D赋予结构材料。然后在施工阶段的开挖工况钝化掉B,结构施工阶段激活网格D,同样可以实现。

技术处理后,结果是这样的:

这种思路也可以活用在很多其它类似的情况上。

对GTS有一定了解的工程师可能会问,设置荷载释放系数LDF,充分考虑围岩自稳能力不行吗?答案是:不行。

在3)的基础上,设置LDF可以控制围岩和衬砌的荷载分担比例,但是并不能解决我们本文中说的内力失真的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尝试一下。

四、我的midas GTS NX基础培训课

深埋隧道其它的建模细节,都跟浅埋隧道基本一致了~

更多内容推荐大家关注我的midas GTS NX基础培训课程从零开始学midas GTS NX20讲:从软件功能讲解到基坑案例实操。这是笔者2023年在仿真秀独家原创是视频教程,致力于midas GTS NX功能讲解到案例实操(step by step),包括论文计算,工程仿真,方案对比和安全评估。

以下是课程大纲:

《从零开始学midas GTS NX20讲:从软件功能讲解到基坑案例实操》

课程可随时回放,可开具发票
讲师提供vip群知识圈答疑和模型下载

扫码立即试看

1、适听人群

  • 学习型仿真工程师

  • 设计院-基坑分析从业者

  • 理工科院校.学生-基坑相关分析

  • 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者和兴趣爱好者

(完)

来源:仿真秀App
断裂建筑岩土Midas GenMeshFreeMIDAS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11
最近编辑:15天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9441粉丝 20706文章 3272课程 20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