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钢铁之魂:热处理四重奏——淬火、正火、退火与回火的艺术

10天前浏览835

材料专业的小伙伴应该对淬火不陌生,有的人读作cui火,有的人读作zhan火……有的人可能脑海中有这样一个画面,铸剑师傅向一把橘红色的剑上泼了一盆冷水……其实,他这是在做淬火,在做热处理。

金属材料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预期性能的工艺。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

本文就讲一下整体热处理中的三种,整体热处理是对整个部件放到炉子里的,淬火之外还有正火、回火和退火。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区别

下面一张图可以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这四把火的差异。

退火

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在于改善或消除金属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做好组织准备。

正火

正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以空气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正火的目的在于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化,减少亚共析钢中的铁元素含量,使珠光体含量增多并细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此外,正火还可以作为预先热处理,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均匀的组织,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备。

淬火

淬火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以快速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的目的在于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淬火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硬度和强度,但缺点是容易引起材料脆性,并且易于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那么怎么办呢?

回火

回火是将淬火过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使马氏体发生一定的分解或转变从而改变材料性能的工艺。回火的目的在于消除淬火应力(降温太着急了……),得到需要的组织,回火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回火。分别得到回火马氏体、屈氏体和索氏体。其中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综上所述,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热处理中的四种基本工艺,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应用场景,通过这些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满足不同的工程应用需求。

     
     
END 1ST    

延伸阅读

淬火后为什么要进行回火处理?

淬火后的工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 内部应力:淬火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表面和内部冷却速度不同,会导致材料产生内部应力,使其变脆或产生变形。

  • 组织过硬:淬火后的材料通常具有非常高的硬度,但也因此牺牲了一定的韧性。过硬的组织可能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断裂或开裂。

  • 不稳定的组织结构:淬火后的钢件组织处于亚稳定状态,容易发生组织和尺寸变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会进行回火处理,即将淬火后的材料重新加热至较低的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回火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同时减轻内部应力,并提高其韧性。

具体来说,回火处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 消除内应力:回火过程中,由于温度相对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材料内部的应力会得到释放和缓解,减少材料的脆性和变形风险。

  • 调整硬度和强度:适当的回火处理可以使过硬的淬火组织变得柔软,从而平衡材料的硬度和韧性,提高其整体性能。

  • 改善加工性能:回火可以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如降低切削难度、提高切削稳定性等,有利于后续加工工艺的进行。

因此,淬火后的材料通常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调整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保证其达到最佳的工程应用状态。

来源:CATIA模具设计应用
断裂化学焊接铸造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16
最近编辑:10天前
恒拱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24文章 477课程 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