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门槛” 这一现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也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法律法规、企业用人观念、劳动者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尤其是在研发领域,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35 岁以上的研发工程师可能由于家庭、生活等各种原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相对较慢,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这就导致他们在与年轻员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面对如此严峻的 “35 岁门槛” 就业困境,研发工程师们该如何破局?又该去哪里寻找提升自我、突破困境的机会呢?
3月19日-4月30日,仿真秀主办的"研发工程师职场仿真主题月",将围绕研发工程师们的仿真专业能力学习、知识体系搭建和求职,邀请仿真行业专家、HR经理和企业负责人做线上系列讲座,发布工程仿真好课白名单,推出金三银四研发工程师求职招聘季和组织仿真行业专家库老师技术答疑服务等活动,助力研发工程师突破就业困境。以下是研发工程师职场仿真主题月系列报告会报名入口,欢迎点击查看。
3月19日 传函法驱动的电机噪声计算原理与软件开发 (点击报名入口)
3月23日 从入门到精通:航天器热控工程师的快速成长之路 (点击报名入口)
3月27日 破解“35岁+”就业困境——工程师职场仿真之路怎么做? (点击报名入口)
3月30日 掌握ABAQUS -Hypermesh联合仿真,离offer更近一步 (点击报名入口)
4月03日 驱动电机热固耦合仿真关键技术及行业应用 (点击报名入口)
4月10日 基于医学影像的AI+体外实验+CFD血流动力学研究 (点击报名入口)
4月17日 万亿低空经济新蓝海,垂直起降无人机仿真前沿技术解读 (点击报名入口)
航天热控保障卫星、深空探测器及载人飞船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运行,确保精密仪器寿命与任务成功率。核心价值在于突破地外环境热平衡难题,支撑深空探测、空间站等重大工程。成为优秀工程师需:精通热物理与轨道热环境分析;掌握智能热控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参与从热仿真到在轨验证的全流程项目;持续追踪相变材料、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积累百小时级热试验经验。
3月23日20时,工程师职场仿真应用技术报告会第二期将邀请仿真秀优秀讲师——Tsinglin 老师做《从入门到精通——航天器热控工程师的快速成长之路》,欢迎大家提前报名和分享。
一、授课嘉宾介绍
Tsinglin 仿真秀优秀讲师,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专业,现担任某研究所副主任热控工程师
主要主要从事载人航天空间实/试验平台和载荷先进热控与环控技术的研究研制工作。负责和参与过多项省部级、中国空间站、载人登月和星网等项目的具体工作。分析内容涉及流动传热、复杂空间轨道热、电子散热、多相流、气动及流体系统仿真分析。作为主要项目负责人,完成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具有丰富的行业设计仿真及试验测试经验。
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代表作品:
《零基础快速入门Thermal Desktop(SINDA/FLUINT)工程热流体仿真20讲》
《STAR-CCM 入门与进阶(R2019.2)16讲-掌握 STAR-CCM 仿真流程和工程应用》
Tsinglin 老师的咨询入口:https://www.fangzhenxiu.com/server/1125/
二、授课内容
1、航天行业及航天器热控工程师的概述
2、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核心能力
3、常见误区和高效学习方法
4、关于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5、用户互动交流
三、用户得到
1、了解航天行业和认识航天器热控工程师
2、快速熟悉和适应航天器热控工程师的工作
3、学到构建自己知识体系和核心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4、获得一份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热控工程师的“避坑指南”
四、适听谁看
1、高年纪本科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2、航空、机械、土木、汽车、交通等领域设计研发工程师
3、从事航天器热空设计相关的研究人员
4.、从事结构、热设计的工程师
5、学习型设计仿真工程师
五、如何报名
扫码进入工程师职场仿真技术直播交流群,观看直播与回放,领取最全仿真秀设计仿真学习资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