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元分析的爱好者和应用者
2、理工科院校学生和教师
3、企业有限元分析工程师
上半场直播-仿真工程师和企业高性能计算的解决方案
1、我们为什么需要高性能计算
2、计算机硬件与高性能计算技术发展史
3 、常用高性能技术实现原理与应用解析
4、 高性能计算中软件与硬件性能匹配原则概述
5 、后摩尔定律时代的各种挑战与高性能计算的未来展望
6 、总结
下半场直播-云时代的高性能计算
1、云时代背景下高性能计算发展趋势
2、各大云厂商高性能计算服务
3、并行超算云解决方案
4、超算云案例解析
5、总结
仿真工程师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当然,搭配志强3647接口的主板价格,普遍2000块钱以上,对于预算紧张的用户,性价比不够好。笔者推荐低端配置中,使用测试版I9-9900,其拥有8核心4.3Ghz性能与一百多瓦的功率和低至1500块钱的价格,再搭配400块钱的主板,外加一百块钱散热器(这社畜一百块都不给我?),总价2000快,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需要。
除非计算规模超大,以至于该CPU最大支持64G内存不够用。而且因为核心少,仿真计算效率很高,拥有无与伦比的性价比。反观第十代I9的性能提升有限,搭配主板的总体价格贵了很多,不值得推荐。
这里分享一个选购CPU的小经验吧。
首先定调调,西方超级计算机的龙头企业,克雷公司创始人西蒙·克雷,说过一句名言:你要犁过一块田地,是选2头壮牛还是1024只小鸡?
根据总体电脑预算,拿出4成左右比例采购CPU。以这个为基准在网上,大致搜索类似价位下,所有可选CPU型号,然后按照耗电量从大到小排序。
笔者坚信一个理念就是,在人类的CPU技术暂时没有黑科技和穿越剧的今天,功率就是战斗力,耗电量就是性能。费电的CPU一定是好CPU,省电的CPU一定性能不太好的原则。
重点选择类似价格类似架构下Top3功率的CPU型号。而仿真软件普遍多核心加速,存在一个性能损失的问题,一般来说结构计算8核心以内,计算时间基本随着核心数量线性相关;8—16核心加速效率在0.7左右,即核心2倍总体速度2X0.7=1.4倍左右;而16—32核心逐渐加速效率下降,直到毫无加速。这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核心数量几乎不提升总体速度。
建议对于结构仿真,核心数量越少越好(AMD胶水CPU的64核心哭晕在厕所)。
由于多CPU互连时,有通讯产生的信号延迟现象。在CPU和主板总性能和价格不变基础上,2个弱鸡CPU的实际性能,大概是一个顶级CPU方案的9成。也就是说,对于结构仿真花费更大价格购买双CPU主板和两个CPU及其散热器的�����价比,明显不如单颗CPU的方案。
考虑到结构仿真的多核心加速比极限,基本就是30个核心,一颗高端CPU足够应付。除非经常性的同时计算2-3个任务,否则单CPU方案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综合以上对于结构仿真,总结一下:
功率最高者性能强;
核心最少者赢天下;对于固态硬盘,不是买不买而是买多大买多快的事情。对于显卡,最破的足够了,除非模型非常复杂,网格数量上千万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