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与设计人员:
从事压力容器、承压设备设计的专业人士,需提升校核能力与标准应用水平。
科研人员与高校师生:
研究方向为深海/深地工程、材料力学、结构分析的学者与学生。
工程质检与安全评估人员:
需掌握应力分析、失效准则等关键技术,确保设备安全合规。
有限元分析(FEA)爱好者:
想深入学习弹塑性分析、网格划分等实战技巧的技术人员。
破解行业痛点:
解决应力奇异问题无准确解的困境,掌握应力集中超限的应对策略。
学会判断“超限结构是否可用”,避免设计失误导致的安全风险。
精通国际标准与校核方法:
系统解读EN13445、ASME PTB-3、GB/T 4732等核心标准,打通国内外项目合规壁垒。
掌握应力分类法、弹塑性分析法等前沿校核技术,提升设计效率。
应对深海深地工程挑战:
理解高精度材料与尺寸控制、严苛寿命与空间要求的特殊性,设计更可靠的承压壳体。
实战技能提升:
从建模到校核全流程演示,手把手教学员选择单元类型、划分网格、应用失效准则(如ASME双切线准则)。
规避职业风险:
通过案例分析,明确深海深地工程中压力容器失效的严重后果,强化安全设计意识
1. 直击行业热点与需求
深海探测与深地开发:针对国家战略工程需求,解析特殊环境下承压壳体的设计要点。
工业安全与合规性:贴合GB150.3、JB4732等国内标准,助力企业通过安全审查。
有限元分析(FEA)实战:网格划分技巧、弹塑性分析等内容,满足企业对高效仿真人才的需求。
2. 内容模块全面覆盖
理论篇:应力分类法、弹塑性失效准则(如0.2%残余应变准则)的深度解析。
标准篇:对比EN、ASME、国标差异,提供多场景适用方案。
实战篇:
实例演示:从建模→网格划分→校核→结果分析的全流程操作。
单元选择与网格优化:平衡计算效率与精度,节省50%以上仿真时间。
3. 独特优势
专家级经验输出:讲师团队为一线工程师,分享标准解读中的“潜规则”与避坑指南。
场景化教学:结合深海高压、深地复杂环境等真实案例,学完即用。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新能源、深海开发等领域的爆发,承压壳体设计人才缺口巨大,薪资水平持续走高。
内容稀缺性:全网首门系统讲解“深海深地承压壳体特殊性”与多标准对比的课程。
学习投资回报高:掌握课程内容后,可独立完成复杂项目校核,提升职场竞争力与项目中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