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编号:04082224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形状优化
几何处理
后处理分析
二次开发
代码&命令
光学
系统仿真
MATLAB
SolidWorks
求解技术
参数优化
理论
Vuforia
光学仪器
科普
仿真体系
3ds Max
Unity
排名:6
总分:暂无
视频播放量:9视频时长:11分50秒
队伍编号:20240049参赛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参赛选手:白聚莹、韩嘉祎教师/教练:孙洪超、庄大杰
作品展示:
作品简介:
放射性物质运输是一项日益重要的核实践活动,是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条件保障。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很大程度上依靠运输容器的安全设计来保障,以实现对放射性内容物的临界安全、屏蔽、传热、包容等方面的控制。本次比赛作品拟开发一种基于第二类边界条件的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方法,拓展耐热试验计算方法,为耐热试验实际试验提供理论支撑和验证。
评论
还没有评论
赛事流程

本届大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以如下流程进行:

(1)报名参赛+赛前备战

参赛队伍领队须在指定日期内于仿真秀平台专属赛事页面注册报名,填写队伍信息。报名后,大赛组委会将安排多次线下/线上虚拟仿真技术技术培训/往届获奖选手分享交流会,为参赛队伍提供与虚拟仿真领域专家、虚拟仿真公司工程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2)初赛方案提交

参赛队伍领队须在指定日期内要提交项目设计书,阐述创意核心思路和完整的设计方案(项目设计书应包括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内容、设计思路和步骤、可行性分析等内容)。如有需要,参赛队伍也可提供其他形式的相关附件。

(3)初赛方案评审

大赛组委会将提交的项目设计书文案和附件汇总,由专家评审团进行材料评审。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方案和参赛队伍。

(4)决赛作品提交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进入项目开发环节。参赛队伍须按其提交的项目设计书进行开发,并将完成后的作品由参赛队伍领队在指定日期内要提交(决赛作品应包括过程实施记录、计算结果展示分析、总结阐述等内容)。如有需要,参赛队伍也可提供其他形式的相关附件。

(5)决赛作品答辩

决赛以现场展示和答辩形式开展。参赛队伍完成身份验证(学生证、身份证)后,由选手代表阐述并展示作品;大赛专家评审团针对作品进行提问,参赛队伍现场答辩。最终根据初赛+决赛评分综合评选出各个奖项。

技术合作
赛事助手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