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编号:03302249
大规模分子动力学实时交互模拟框架
多学科优化
其他专业
航空
兵器
参数优化
理论
创新方法
排名:14
总分:暂无
视频播放量:6视频时长:11分27秒
队伍编号:20240079参赛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参赛选手:韩嘉禾、常晓雅、文明杰教师/教练:初庆钊、陈东平
作品展示:
作品简介:
本项目基于Taichi编程语言,通过使用多种编译器优化技术结合即时编译架构构造大规模分子动力学实时交互模拟框架,旨在将高效算法与GPU并行技术相结合,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且具极强拓展性的为分子动力学模拟框架。并且可以外接多种开源模拟引擎,对模拟工况全景显示,实现大规模分子模拟实时人-机交互,为分子动力学软件国产化提供助力支持。
评论
还没有评论
赛事流程

本届大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以如下流程进行:

(1)报名参赛+赛前备战

参赛队伍领队须在指定日期内于仿真秀平台专属赛事页面注册报名,填写队伍信息。报名后,大赛组委会将安排多次线下/线上虚拟仿真技术技术培训/往届获奖选手分享交流会,为参赛队伍提供与虚拟仿真领域专家、虚拟仿真公司工程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2)初赛方案提交

参赛队伍领队须在指定日期内要提交项目设计书,阐述创意核心思路和完整的设计方案(项目设计书应包括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内容、设计思路和步骤、可行性分析等内容)。如有需要,参赛队伍也可提供其他形式的相关附件。

(3)初赛方案评审

大赛组委会将提交的项目设计书文案和附件汇总,由专家评审团进行材料评审。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方案和参赛队伍。

(4)决赛作品提交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进入项目开发环节。参赛队伍须按其提交的项目设计书进行开发,并将完成后的作品由参赛队伍领队在指定日期内要提交(决赛作品应包括过程实施记录、计算结果展示分析、总结阐述等内容)。如有需要,参赛队伍也可提供其他形式的相关附件。

(5)决赛作品答辩

决赛以现场展示和答辩形式开展。参赛队伍完成身份验证(学生证、身份证)后,由选手代表阐述并展示作品;大赛专家评审团针对作品进行提问,参赛队伍现场答辩。最终根据初赛+决赛评分综合评选出各个奖项。

技术合作
赛事助手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