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编号:03291424
电化学原位X射线衍射虚拟仿真教学
科普
仿真体系
参数优化
形状优化
后处理分析
电力
储能
化学
试验
模具
3ds Max
Unity
排名:25
总分:41.83初赛得分:41.83 / 决赛得分:暂无
视频播放量:5视频时长:10分12秒
队伍编号:20230041参赛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参赛选手:杨斌斌、桂博顺、田佳宁教师/教练:陈人杰、陈楠
作品展示:
作品简介:
在双碳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专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现在很多高端表征技术不具备人人皆可使用的条件,所以为了加速推动学科发展,充当新能源电池专业高端仪器表征的先锋,本项目制作了原位X射线衍射模拟仿真教学平台,用模拟的场景还原真实实验操作过程,实时产生的实验报告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感受,有效驱动新能源专业快速发展
评论
还没有评论
赛事流程

本届大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以如下流程进行:

(1)报名参赛+赛前备战

参赛队伍领队须在指定日期内于仿真秀平台专属赛事页面注册报名,填写队伍信息。报名后,大赛组委会将安排多次线下/线上虚拟仿真技术技术培训/往届获奖选手分享交流会,为参赛队伍提供与虚拟仿真领域专家、虚拟仿真公司工程师以及参赛选手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2)初赛方案提交

参赛队伍领队须在指定日期内要提交项目设计书,阐述创意核心思路和完整的设计方案(项目设计书应包括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内容、设计思路和步骤、可行性分析等内容)。如有需要,参赛队伍也可提供其他形式的相关附件。

(3)初赛方案评审

大赛组委会将提交的项目设计书文案和附件汇总,由专家评审团进行材料评审。根据评分结果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方案和参赛队伍。

(4)决赛作品提交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进入项目开发环节。参赛队伍须按其提交的项目设计书进行开发,并将完成后的作品由参赛队伍领队在指定日期内要提交(决赛作品应包括过程实施记录、计算结果展示分析、总结阐述等内容)。如有需要,参赛队伍也可提供其他形式的相关附件。

(5)决赛作品答辩

决赛以现场展示和答辩形式开展。参赛队伍完成身份验证(学生证、身份证)后,由选手代表阐述并展示作品;大赛专家评审团针对作品进行提问,参赛队伍现场答辩。最终根据初赛+决赛评分综合评选出各个奖项。

技术合作
赛事助手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