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好书推荐|《碳中和:逻辑体系与技术需求》

6月前浏览11107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计算与STEM领域研究前沿



说起碳中和,不经想起丁仲礼院士振聋发聩的一问:

中国人是不是人?

“如果西方承认是,那么世界碳中和发展很快;如果不是,那么世界碳中和没有发展,西方也不讲碳中和了。”

 
 

如丁院士所讲,碳排放权从开始,就是一个骗局,就是一个西方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个工具。

我们为什么要做碳中和呢?

以下观点摘自知乎用户:云上轻骑兵

(对原文有修改)

1. 我们需要国际体系的话语权

碳中和从出现讲的最多的是碳排放权,后来又发展出了各种体系,执行的最严的是欧盟,例如:出口欧盟的很多商品需要碳来源证明。想必很多出口企业都遇到过。现在欧盟可以收我们企业的钱,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够把CCER或ESG的体系推广到国外,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建设,说不定在国际环保减排体系中,我们可以提出中国的方案。

2. 我们需要在新的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汽车这些年的如火如荼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其实,在其他新能源领域中国早已经遥遥领先。不仅如此,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很多产值,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事实证明,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是一件为国为民,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好事。

3. 对环境负责

从植树造林、到节能减排、到节约用电用水,环境改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观。

 
 

4. 能源安全

即便今年,我们国家现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第一次超过了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但是用电的60%+依然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发电装机。在其他领域,我们依然大量依赖着石油与煤炭,如果能够对完成30%的替代,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都将由不容质疑的益处。最近这些年,因为和中东、俄罗斯的合作密切,能源安全形势得到了提升,但是中国的能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符合中国的战略目标。因此,至少在未来的十年内,新能源产业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中,依然将会是重要的一环。


关于本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入手,追本溯源,系统阐述了碳中和的问题由来及相关概念,然后以技术需求清单的方式,从技术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和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等方面,立体化地展现了发电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前沿技术、能源消费端的低碳技术、固碳端的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以及碳排放与碳固定核查评估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设立的碳中和目标及技术、行政、财税、法规等措施,提出了对我国构建碳中和政策体系的启示。


作者简介

丁仲礼,地质学家、气候变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理事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新生代地质与古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历史等。

张 涛,化学家、能源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近期主要从事单原子催化、纳米催化以及生物质催化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所率领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的新概念,并首先发现纤维素一步法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新反应。多项技术已获工业应用。


目录

1 第一章 从碳排放到碳中和
3 第一节 自然状态下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
14 第二节 人为排放与全球增温 
23 第三节 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36 第四节 全球碳排放简史及国别差异
49 第五节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59 第六节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预估
72 第七节 碳中和为一“三端共同发力”体系
80 本章参考文献
81 第二章 发电端的低碳技术
83 节 面向碳中和的电力供给结构预测
91 第二节 电网系统与输电设施需求
99 第三节 非碳/低碳能源发电技术
116 第四节 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技术
133 第五节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控制技术
144 本章参考文献
145 第三章 能源消费端的低碳技术
147 节 氢能体系及技术
158 第二节 工业部门的低碳技术
209 第三节 交通部门的低碳技术
223 第四节 建筑部门的低碳技术
238 第五节 农业部门的低碳技术
260 本章参考文献
263 第四章 生态系统固碳及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
265 节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
278 第二节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299 第三节 碳捕集技术清单
313 第四节 CO2生物利用技术清单
321 第五节 CO2化工利用技术清单
332 第六节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清单
351 本章参考文献
353 第五章 碳排放与碳固定核查评估技术
355 节 碳源/汇立体观测技术体系
364 第二节 碳足迹核算概述
371 第三节 企业、产品和区域的碳足迹核算
386 第四节 国际贸易碳足迹转移核算
391 第五节 全球、中国、美国的碳收支综合评估
399 第六节 甲烷排放问题研究
407 本章参考文献
409 第六章 主要碳中和目标与措施概览
411 节 全球碳中和进程
416 第二节 美国及其主要州的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22 第三节 日本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28 第四节 德国、英国、法国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37 第五节 印度、巴西碳中和目标与措施
443 第六节 主要碳中和做法的启示
445 本章参考文献447 名词缩略语表


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化学汽车建筑电力农业新能源理论数字孪生控制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0
最近编辑:6月前
江野
博士 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
获赞 48粉丝 48文章 31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生物材料与仿生力学前沿研究分享

文一: 对谷仓猫头鹰(Tyto alba)滑翔姿势的虚拟操作演示了滑翔时的阻力最小化摘要:之前已经使用鸟类飞行观测、风洞中的物理模型、理论建模和流动可视化对鸟尾巴的空气动力学功能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些方法都没有提供关于尾部功能的严格、定量的证据,因为(i)使用活体动物无法实现适当的操纵和控制,以及(ii)翅膀和身体之间的空气动力学相互作用挑战了简化的理论或物理建模方法。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个综合的分析阻力模型,通过高保真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行校准,并通过虚拟操纵其姿态来研究尾部的空气动力学行为。用于CFD的鸟类几何结构先前使用自由滑翔仓猫头鹰(Tyto alba)的立体摄影测量重建,我们根据尾流测量验证了CFD模拟。使用这个CFD校准的阻力模型,我们预测了16次具有一系列尾部姿态的滑翔飞行的阻力产生。这些观察到的姿势是在更广泛的理论姿势参数扫描的背景下设置的,其中尾巴展开角和仰角是独立操纵的。我们观察到的滑翔鸟的姿势与接近最小的总阻力相对应 图:阻力模型的比较。 图:用于 CFD 模拟的立体摄影测量得到的点云和几何图形。 图:对滑动T. alba的模拟和测量倾斜和涡度的比较。 图:操纵尾部展开和俯仰时的力和效率。 图:对于不同的尾翼展开角和俯仰角,具有相同体重支撑的阻力模型预测的阻力。 图:CFD模拟设置(a)和计算域矢状面上的网格(b)。(b)中的每个黑色比例尺表示150mm的长度。文二: 曲面上的褶皱模式演化摘要:我们研究了表面曲率对软材料褶皱模式演变的影响。将理论分析和傅立叶谱方法相结合,以充分了解表面褶皱和图案转变的发生。我们揭示了表面曲率及其各向异性在褶皱模式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从正弦模式转变为六边形模式。基于非线性平衡方程,提出了一种傅立叶谱方法来跟踪弯曲双层系统中表面褶皱模式的演变。通过仿真结果与相关实验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模拟表明,六边形相可能演变为双稳态或迷宫相,这取决于曲率各向异性、过应力、无量纲曲率参数和曲率梯度。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理解一些自然系统中的图案形成,而且这里提出的方法还可以找到广泛的技术应用,例如,使用曲面上的迷宫图案设计具有高安全级别的防反渗透系统。 图:(a) 具有各向异性和梯度表面曲率的弯曲系统,(b)具有曲率各向异性的弯曲系统的局部区域的图示。 图:具有梯度表面曲率的双层系统中的褶皱模式演化。 图:迷宫图案的主要特征。文三: 具有仿生等级表面的导电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三线协同抗寒性摘要:防冰表面在许多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研究了不同表面类型的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CNTs/PDMS)纳米复合材料的三线(即覆冰前、覆冰后和覆冰后)协同憎冰性。同时,在经典成核理论、热力学分析和焦耳加热的框架下,阐明了这一现象的机制。结冰: 根据经典的成核理论,绘制了结冰热力学(温度-时间)曲线,分析了纳米复合材料表面静态水滴的结冰相变过程,并提出了结冰过程中的润湿状态转变。结冰后: 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的电热功能为主动除冰提供了一条最终路线,如果前两条被动防御路线失效,这条路线可以作为替代策略。 图:荷叶的天然疏水性,表皮细胞在其上表面发育成层次结构。 图:具有分级表面的CNTs/PDMS纳米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 图:具有(a)光滑表面、(b)主表面和(c)分级表面的CNTs/PDMS纳米复合材料样品上的单个液滴的结冰相变过程的典型时间相关温度曲线。 图:示意图显示了不同表面类别的CNTs/PDMS纳米复合材料样品在结冰相变过程中单个液滴的表面润湿性。 图:动态液滴在具有(a)分级表面和(b)主表面的CNTs/PDMS纳米复合材料样品上的回弹行为。 图:具有(a)光滑表面、(b)主表面和(c)分级表面的纳米复合材料样品在提供5V的施加电压100s后的温度分布的统计分析,以及(d)在5V的相同电压下相应纳米复合材料试样的电热响应。 图:不同表面类别的纯PDMS及其CNTs/PDMS纳米复合材料试样的结冰粘附强度;插图是冰晶和微观结构单元之间的机械联锁的示意图。文四: 骨-种植体界面刚度演化的随机微观-宏观力学模型摘要:在将植入物放置到活骨中时,形成界面,通过该界面发生各种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机械相互作用。随着种植体周围骨骼力学性能的增加,这种界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由于界面过程的多因素性质,设计一个全面的模型来预测骨-植入物界面的力学行为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时空演化力学模型,从包含随机定向矿化胶原原纤维的骨水泥单细胞到间隙愈合场景中的宏观骨植入物界面。每个单细胞的指定杨氏模量值在1.62GPa和25.73GPa之间,分别对应于矿化胶原原纤重叠区域中矿物体积分数的最小值(即0)和最大值(即0.4)。对间隙闭合和随后的硬化进行建模,以反映植入物周围骨形成的两个主要方向,即接触成骨和距离成骨。线性弹性随机有限元模型揭示了骨-植入物界面刚度的高度非线性时间演变,强烈受接触成骨和距离成骨的特定动力学的支配。骨-植入物界面在间隙闭合之前具有较小的刚度,间隙闭合随后演变成高得多的刚度。这种转变让人想起渗透转变,其阈值对应于间隙闭合。这里提出的模型虽然是初步的,但可以纳入骨植入系统的未来计算中,其中界面是机械定义的。 图:(a) 有限元骨-植入物界面模型的示意图。(b) 种植体周围成骨动力学示意图。(c) 矿化胶原原纤维的单位细胞。(d) 规则网状结构。(e) 模型的边界条件(BC)。 图:CO在100天内界面中骨植入物杨氏模量的最小最大范围 图:CO条件下100天内典型平均模量值的分布 图:在恒定DO但变化CO时合成刚度的演变。文五: 用一种新的小鼠结肠和直肠远端三层模型预测嵌入神经纤维的微观机制摘要:机械传导在引起远端结肠和直肠(结直肠)疼痛中起着核心作用,在那里嵌入的感觉神经末梢将微观机械应力和应变转化为神经动作电位。结直肠在厚度和纵向上表现出强烈的不均匀性,胶原集中在粘膜下层,因此表明该层的重要承重作用。粘膜下层的感觉神经末梢密度也明显最大,这表明它具有伤害性功能。因此,结直肠中的生物力学异质性影响嵌入结直肠不同层内的传入末梢周围的微观机械应力和应变,这对于各种机械刺 激的机械传导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目的是:(1)校准和验证一个三层的结直肠计算模型;(2) 预测活体外结直肠机械刺 激期间的应力和应变的组织内分布(即周向拉伸、斑点探测和粘膜剪切);和(3)建立一种方法来计算包埋在结直肠中的传入神经末梢周围的局部微机械应力和应变。我们建立了三层FE模型,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肉层,并结合残余拉伸,以计算当结直肠受到用于表征离体传入神经编码的机械刺 激时组织内的应力和应变。最后,我们建立了一种方法来详细计算嵌入结直肠的传入末梢周围的局部微机械应力和应变,并用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新方法将桥接实验中现有的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证据,以推进我们对结直肠机械转导的机制理解。 图:结直肠的三层复合物——用于三种不同的机械刺 激,即(a)拉伸、(b)探查和(c)剪切 图:计算作用在嵌入结直肠的外神经膜上的局部(微观)法向应力(平面外)和剪切应力(面内)。 图:模型验证:(a)结肠、(b)中间和(c)经双轴延伸的结直肠大块复合标本的平均实验数据(圆形)和相应的模型预测(实线)。STEM与计算机方法来源:STEM与计算机方法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