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7月前浏览10731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2023年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稳定,设备总量达2128.91万台,生产充装单位76366家,作业人员持证1360.09万张。全年特种设备事故71起,死亡69人,较2022年有所下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事故多涉及间接事故,主要集中在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使用环节占比最高。事故特征包括爆炸、泄漏着火和坠落、碰撞等。三季度事故最多,一季度最少。事故原因主要为使用管理不当和设备缺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

截至2023年年底(下同),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2128.91万台。其中:锅炉31.96万台、压力容器533.92万台、电梯1062.98万台、起重机械292.17万台、客运索道1135条、大型游乐设施2.52万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205.25万台。另有:气瓶2.88亿只、压力管道99.13万公里(在册)。(见图1)

   

图1  2023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及作业人员情况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充装单位76366家,持有许可证77885张,其中:设计许可证2275张,制造许可证16375张,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32062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气瓶充装许可证27173张。(见图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1360.09万张。

   

图2  2023年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分类比例图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情况

截至2023年年底,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共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328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3个,市级477个,县级2689个,区县派出机构89个。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计126994人。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5255家,持证5438个。其中,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635个,型式试验机构46个,无损检测机构897个,气瓶检验机构2172个,安全阀校验机构1226个,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起重机械检验机构370个,电梯检测机构92个。特种设备综合性检验机构包括市场监管系统内检验机构248个,社会检验机构和企业自检机构385个,技术检查机构2个。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

2023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71起,死亡69人,与2022年相比,事故数量减少37起、降幅34.26%,死亡人数减少32人、降幅31.68%。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涉及特种设备的间接事故呈多发态势,2023年涉及特种设备的间接事故19起,死亡59人。

(二)事故特点

按设备类别划分,锅炉事故3起,死亡6人;压力容器事故1起,死亡2人;气瓶事故2起,死亡1人;未发生压力管道事故;电梯事故14起,死亡13人;起重机械事故20起,死亡19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29起,死亡28人;客运索道事故1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1起,均未造成人员死亡。(见图3、图4)其中,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事故占比较大,占事故总起数的88.73%、死亡总人数的86.96%。

   

图3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及占比情况

   

图4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及占比情况


按发生环节划分,发生在使用环节60起,占84.51%;维修环节9起,占12.68%;安装调试环节1起,占1.41%;运输环节1起,占1.41%。(见图5)

   

图5  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环节分布占比情况


按损坏形式划分,承压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泄漏着火等;机电类设备(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坠落、碰撞、挤压、受困(滞留)等。

按发生时间进行划分,三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高,一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低。其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于暑期假期,人员安全意识懈怠,在线监测、隐患排查、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盲区,造成发生事故的风险增大,事故相对多发;一季度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少,其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春节休假期间,加之疫情防控影响,部分设备处于停用状态。(见图6)

   

图6  2023年1月-12月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分布图


(三)事故主要原因

截至2023年年底,特种设备事故共结案45起,根据结案材料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分二类:一是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约占84.44%。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二是因设备缺陷、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的安全部件失效及保护装置失灵的事故,约占15.56%。(见图7

   

图7  2023年特种设备已结案事故原因占比情况分布图


    源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转载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来源:压力容器焊接
碰撞建筑爆炸材料试验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4-18
最近编辑:7月前
张鹏V
签名征集中
获赞 4粉丝 1文章 2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钢制压力容器成形受压元件热处理及母材热处理试件的规定

本文摘要:(由ai生成)GB150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母材热处理试件的要求。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是否需带试件取决于材料状态和成形工艺。热成形后需重新热处理并制备试件的情况包括正火+回火、淬火+回火状态。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钢热成形或温成形后需固溶处理并制备试件。对于需热处理恢复性能的元件,依据GB150.4的8.1.1条判断,并需制备试件。这些理解需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交流讨论,以确保正确实施。GB150钢制压力容器中对母材热处理试件是这么规定的:那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到底是否需要带母材热处理试件,我们来一个个分析。首先针对a条款:1、碳钢和低合金钢(1)对于交货和使用状态均为热轧状态的钢制受压元件(主要指封头、筒体、接管),经热成形或温成形后,不认为改变了材料的供货热处理状态,不需要做热处理,不需要带母材热处理试件;(2)对于交货和使用状态均为正火状态的钢制受压元件(如Q345R正火板),经温成形温度不超过下转变温度;或热成形温度在正火范围内,热成形的终止温度不低于材料的正火温度,不认为改变了材料的供货热处理状态,以上两种成形后可不再进行正火处理,不需要带母材热处理试件;否则,需要重新正火处理,并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3)对于交货和使用状态均为正火+回火状态的钢制受压元件(如15CrMoR),热成形后需要重新正火+回火处理,并制备母材正火+回火热处理试件;(4)对于交货和使用状态均为淬火+回火状态的钢制受压元件,热成形后需要重新淬火+回火处理,并制备母材淬火+回火热处理试件;2、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钢热成形或温成形后需固溶处理,并制备母材固溶处理试件。对于b条款,需采用热处理改善材料性能的,只适用于压力容器紧固件,对于压力容器制造厂一般不存在,可以不考虑此条。对于c条款,冷成形或温成形的受压元件,成形后需热处理恢复材料性能的,此条的核心是成形后做热处理,才需要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那如何判断冷成形或温成形的受压元件是否需要热处理,是依据GB150.4的8.1.1条: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当满足上面的条件时,需要做热处理恢复材料性能,这种热处理属于再结晶退火,具体的热处理工艺与NB/T47015第4.6条“焊后热处理”采用的焊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工艺一样,达到恢复材料性能的目的,此时需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当满足上面的条件时,需要做热处理恢复材料性能,这种热处理属于固溶处理,保温时间按20min/25mm,最小10min,此时需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以上是个人对标准的理解,如有异议可互相交流讨论。来源:压力容器焊接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