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百战之后再读书:关于创新理论

9月前浏览6637

春节期间读了孙喜老师的《创新与创业管理》。看得出来,孙老师写这本书是花了不少心血、经历过长期思考的,“不太像中国教授写的”。我从事和研究创新几十年,读完之后还是有不少可以分享的心得。下面就简单地说几条。  

1、关于创新过程的模型  

目前的创新理论非常丰富。比如,针对创新过程有许多方法或模型,比如线性视角、非线性视角;再如,技术推动模型、需求拉动模型、链环回路模型、用户生产者互动、层次递归、往复实践等。读到这里,我想起15~20年前写《管中窥道》时的困惑:怎么才能描述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当时的感觉是:怎么描述都不合适。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时间,最终选择了类似“往复实践模型”的做法,我称之为螺旋上升。当时的这种想法其实受到了软件工程的启发。  

创新过程为什么难描述呢?现在想来,道理其实很简单:创新项目的类型和特点不同,适合的做法就不一样!而创新项目的差别恰恰是非常大的:有的非常简单,有的则非常复杂;有的依靠灵感、有的依靠专业、有的依靠合作等。相对简单的模型往往只适合描述部分创新项目。如果搞一个能够描述多数项目的模型,现实往往是“杀鸡用牛刀”。  

打个比方:我们研究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时,会发现结论因人而异。试想一下:马云和普通的打工者一样吗?国家领导和普通科员一样吗?军人和百姓一样吗?老人和年轻人一样吗?教授和民工一样吗?学生和成人一样吗? 如果类型不同,一个人就很难借鉴他人的经验。比如,大企业家为了出行方便,可以买私人飞机。但普通打工者可以模仿吗?  

所以,学习创新理论的关键,是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照抄照搬先进企业的做法。最先进的方法不一定是适合自己。国内许多企业学习华为的IPD失败了,原因就在于此。我曾经在哈佛评论上看到的一个观点:创新管理是一种实践,不可能照抄照搬。所以,学习创新理论,关键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常见的办法是找到与自己类似的企业、研究别人失败的教训。  

根据我的体会,以下几个角度都会影响创新项目的做法:  

项目新颖的程度、项目的尺度规模、相关产品的竞争态势、研究工作所占比例、需求和市场的明晰程度、对质量要求的差异等,都会对创新的方法有巨大的影响。所以,理解创新模型时要用这样的视角:  

创新理论就像“衣服”,是用来适应某些主人的体型的。所以,提出一个新的创新模型,本质上不是创新理论的进步,而是反映了创新实践过程的拓展。  

2、关于需求  

在我看来:“技术推动型”的研发方式,或许适合没有经济压力的科研院所、业余爱好者、或极少数巨无霸公司,但却不适合于中国的大多数公司。从经济性上看,这类研发的不确定性太大、成功的概率太小。正如前面比喻的:打工仔不要模仿老板买私人飞机。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都要强调需求驱动。  

前面谈到,我在《管中窥道》中选择的方法 论是类似“往复实践”的螺旋上升方式。我选择这种方 法 论,其实是受软件工程的影响。大体的做法是:开始的时候就要把需求、功能、设计、实现方法都完整地考虑一遍。这就叫以终为始。这个过程考虑得比较粗,但不能遗漏那些足以导致失败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我的建议是:找到一条没有的技术路径时,再进入下一个的步骤。下面的步骤是逐步细化,细化到可执行的程度。最后一个步骤是执行和实施过程。  

我们知道:功能是满足需求的,设计是满足功能的、实现方法(工艺)是满足设计的。在创新的过程中,这几个要点可能会脱节。为了真正把需求、功能、设计、实现方法考虑清楚,就要避免逻辑关系的“脱节”。为此,我主张用功能来描述需求、用实现方法描述功能,实现逻辑的对接。  

我主张的方法本质上是工程思想与创新方法的结合: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创新与工程思想的结合是一个趋势。换句话说,当代的创新不是小的发明创造、不是科学探索,而是多专业、多领域在数字世界的融合。  

在创新过程中,明确需求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事情,重要性大于技术本身。创新最大的风险不是来源于技术,而是来源于对需求的理解和把握。我一直强调:在创新过程中,需求往往是潜在的,需要重新定义和规划。需求潜在的常见表现包括:用户对需求描述不清(尤其是边界不清)、用户和技术开发者的交流有问题等。  

孙老师的书中提到“倾听、理解、表达”三个步骤我是很赞赏的。事实上,我经常告诉大家要按类似的办法去做:技术人员首先要找用户交流,让他描述自己的需求。这时,为了避免片面的认知和表述上的问题,最好能找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需求,避免“一个人说了算”带来的误导。然后,研发人员在理解逻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把需求写出来给用户去审查。换句话说,不是用户直接提出文字的需求,而是研发人员根据调研结果提炼需求。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研发人员的理解和用户的要求不一致。  

其实,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把需求真正搞清楚。在软件工程中,有一种“原型方法”:先做出样子来让用户评价。除此之外,我还提出另外几种办法:事先列出问题的Checklist,防止负面问题;让行业外专家把关;头脑风暴会议等。总之,在创新过程中,准确地理解需求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事情。  

所以,企业创新一定要坚持需求驱动,关键是需求的真实性。创新中很多方法本质上是用来补救错误的:搞不清楚真实的需求,才会有这些补救方法。孙老师的书中谈到了创新工作的路径依赖。我感觉:路径依赖的本质是创新需要探索。探索过程不仅是对技术的探索,更是对市场和需求的探索。其中,市场多大、用户愿意花多少钱、指标如何平衡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探索中明确起来的。对创新者来说,市场方面的风险往往比技术风险更难把握。  

3、关于隐性知识  

孙老师的书中提到,隐性知识对创新很重要。在数字化时代,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不过,数字化时代的一个优势,就是容易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也就是把人的知识变成软件或数据。  

多数转化方法是这样的:首先把工作过程标准化、流程化,然后把相关做法参数化、函数化。我发现:隐性知识之所以难以表达,往往与“曲线或函数”有关。所以,用数字技术就很容易解决表达的问题。特别地,AI技术的突破,对描述隐性知识是个非常大的帮助。  

面向未来,我们会发现:隐性知识显性化不再是创新的难题,而是个重要的机会。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非线性理论创新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3-03
最近编辑:9月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