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聚焦』碳纤维迎高端需求爆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善义

1月前浏览110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中国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正面临产不足需、成本高昂和下游应用市场未充分打开等挑战。尽管国内产能超过万吨,但实际产量较低,且成本高主要由于设备依赖进口和开工率低。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提升规模化水平、降低成本以及拓展下游应用市场,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海洋工程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增长潜力巨大。


碳纤维行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高端应用瓶颈如何突破?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哪?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记者唐茵近日采访了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带头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

01

从“7511会战”到1亿元专项

1975年11月对于我国碳纤维产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上将,主持召开了1975年11月份关于碳纤维的“7511”会议。

“碳纤维是军民两用战略性材料,由于各种原因,碳纤维的研发和应用进展不令人满意。在本世纪初,导弹在等碳纤维、火箭在等碳纤维、卫星在等碳纤维、飞机在等碳纤维。”杜善义回忆道,“‘十五’开始,由于有关科学家的重视和建议,国家开始重视碳纤维。师昌绪院士首先给中央领导写信。之后,我和黄瑞松院士也给中央有关领导写信,反映了我国碳纤维的现状,并建议加快发展,尽快满足急需。在此情况下,科技部设立了碳纤维的专项。”尽管当时的专项基金很有限,但却充分调动起了碳纤维研发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一批企业开始从事碳纤维的研发。

“‘十五’至今的17年时间,碳纤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碳纤维技术已被攻克,具备了由低端至高端的碳纤维研发和生产能力;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已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国内一些有基础的碳纤维企业在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型的碳纤维产业。“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碳纤维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最近这十几年的发展有基础、有底气、有产能、有产量、有质量。”杜善义表示。

02

从跟随走向引领

杜善义坦言,虽然进入新世纪,我国碳纤维产业面貌日新月异,但若想打破日美垄断,推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和应用创新从跟随走向引领,需要跨越以下几道门槛:

一是产不足需,规模化水平有限。碳纤维虽然国内产能超过万吨,但产量不足,初步看仅有两三千吨。以2016年为例,国内需求在两万吨左右,占世界的1/4左右。供应缺口明显,规模化水平有待提升。“产量上不去,主要是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企业运作要考虑资本的问题,也比较担心产出后在国内卖不出去,国外市场又难以打开。”杜善义分析道。

二是成本高。为什么成本高?杜善义认为,主要是许多碳纤维企业的设备,例如聚合炉、氧化炉、低温碳化、高温碳化或者石墨化设备等,目前仍然依赖进口;用量较少,开工率低,必然促使成本高。

三是下游局面未打开。要打破此种局面,关键是要解决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如何应用的问题。要会用、敢用、好用、多用。

“目前来看,差距主要是体现在产业的规模、成本、产品质量稳定性等,从技术上来看,差别并不大。”杜善义表示。

03

从“贵族材料”向“平民材料” 恰逢其时

杜善义认为,航空航天、汽车、能源、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将成为拉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增长的重点领域。从全球来看,整个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的增量比其他材料高,逐渐在很多领域取代一些传统材料。随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的成熟壮大以及下游产业的升级,平民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用量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占比与全球20%的平均水平相比偏低。“从国内来看,在航天领域应用比较多。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已经实现复合材料化,卫星85%以上是用复合材料,飞船、导弹弹体基本都是复合材料,但由于行业特点,总量并不大,增量有限。”国内航空领域的无人机、直升机、商用飞机、公务机的数量不断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这些领域的用量会逐渐上升。在C919上,复合材料用量已实现了一定的突破,达到12%左右,应用于平尾、垂尾、后机身等重要部位。歼击机与直升机等的复合材料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飞机上复合材料的用量代表了技术的先进程度和竞争力。因此,未来的C929飞机,对复合材料的应用要提升至50%以上,飞机结构复合材料化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为追求装备本身的先进性和国际化的竞争力,现在航空航天都在重视这件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会随之迅速攀升。”杜善义认为。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潜力更大。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03万辆,比上年增长14.1%,2025年预计达到3500万辆。如果每辆汽车使用1千克碳纤维,每年仅汽车行业就需要3万多吨碳纤维。当前,国内整车厂和碳纤维生产企业,都十分注重汽车零部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杜善义认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全面推广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将有更大促进作用:“电动汽车更要轻量化,因为电池本身就很重,其他零部件和车身必须要轻,不然续航里程上不去。这方面的需求很迫切。”

杜善义表示,汽车行业对碳纤维的应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车厂关心成本和回收的问题,并且原有生产线都是按照铝合金等材料部件来设计的,现在改成复合材料后,生产线的变化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但汽车行业已经将其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我国还开发了轨道交通材料内饰、司机室夹层结构和大型承力转向架结构技术;我国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年均需求量将超过1.4万套,目前已完成7MW级风电叶片的设计和生产。这些都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海洋材料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26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9粉丝 39文章 376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技术』MIT研制出新型高强度/高韧性纳米纤维 性能超越“凯夫拉”

多年以来,凯夫拉(Kevlar)在材料界的地位一直难以被撼动。不过麻省理工科学家们最新研发的新型纳米纤维,有望向它发起挑战。虽然它是一种聚合物纳米纤维,但强度和韧性亦相当高,未来或被用于体积更小的防弹衣等产品上。由 Gregory Rutledge 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借助现有的“凝胶纺丝”(gel spinning)技术制成了这种新型纳米纤维。  凝胶电纺”纳米纤维的一张扫描电镜显微图像(via MIT)  其制造原理是将一股聚合物凝胶通过加热的注射器挤压延展和机械旋转成一缕,而在本例中,凝胶并非通过机械方式来旋转,而是借助电场来实现。  最终结果是,这种凝胶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宽度只有数百纳米,虽然理由还不是很清楚,但其确实表现出了超高的强度和韧性 —— 这些材料学上,并不是一件能够经常发生的事情。  Rutledge 表示:“通常情况下,当你获得高强度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韧性。由于缺乏能量吸收的机制,这时材料会变得更脆而导致断裂,因此这种兼顾两种特性的材料才显得如此特殊”。  与碳和陶瓷纤维相比,这种新型纳米纤维在强度上与之类似,但韧性却更加出众。此外它的密度也更低,因而在一些极力减重的装置上,它较传统材料更具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这种新型纳米纤维的生产相对容易,所以最终产品的成本也可以做到更加低廉。-------END------- 碳纤维生产技术(ID:carbonfiber8)从严谨的科学研究角度及生产实际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交流碳纤维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应用技术、研究前沿等,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声明:本公 众号建立初衷是汇总信息资料,搭建交流切磋平台,普及碳纤维知识。公众 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