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干货ℱ中国汽车轻量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月前浏览552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汽车轻量化在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全球市场以北美为首,亚太地区增长最快。德国在新材料使用上领先,美国和日本分别在豪车品牌和碳纤维方面占优势。中国虽起步晚,但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轻量化材料应用,市场潜力巨大。轻量化需求推动铝合金等新材料使用,预计中国未来3年市场规模近5000亿元。节能减排标准提升进一步加速轻量化进程,铝合金压铸件产业因此增长。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需求迫切,以提高续航里程,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一、汽车轻量化国外引领,国内加速追赶

汽车轻量化始于发达国家,最早由传统汽车巨头引领,经过发展已产生一定规模。目前,北美汽车轻量化材料是全球最大的市场。预计该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5.6%,在 2021 年达到 362.3 亿美元。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亚太地区轻量化材料市场将是这个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地区。2015 年,该地区的产量占全球的 50%。亚太地区的轻量化材料市场正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和轻型车需求而增长。

全球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规模(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轻量化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全球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量(百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德国是当前汽车轻量化材料占比最高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日本。德国汽车工业十分发达,在新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领域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几个生产企业,具有推动汽车轻量化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美国豪华品牌车型也较多,且电动汽车发展很快;日本是在碳纤维方面属全球首位,以东丽公司为代表,目前该公司全球遥遥领先;中国轻量化起步较晚,技术和应用程度都落后于德美日等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材料轻量化正在加速进行中。

德国:一方面由于欧洲在能耗和排放的政策上越发严格,另一方面德国是目前豪华品牌车型最多的国家,新材料、新技术对于高端车型也会有着科技豪华感的加持作用,所以德国以 ABB为代表的车企对于新材料的使用显得更为热衷,尤其是奥迪在铝合金车身、宝马在碳纤维车身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5 年德国新生产汽车铝合金和其他新材料在车身和底盘中的占比高达 25%,是目前全球汽车轻量化材料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到 2020 年新材料的使用趋势会继续上涨,将达到 34%左右。

2015年德国车用材料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德国车用材料占比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美国:美国虽然高端豪华品牌车型也较多,但是美国汽车行业对于新型轻量化材料的热衷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排放和能耗的压力,代表企业是特斯拉、GM、福特等。特斯拉目前的 Model S 和 Model X 在车身和底盘上基本都采用了铝合金和其他复合材料,而GM 的高端品牌凯迪拉克在近两年的新车型中也开始采用钢铝复合车身结构,比如凯迪拉克CT6,福特则是将铝合金车身首先搭载在 F150 这类高端皮卡车型上。

2015年美国车用材料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美国车用材料占比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日本:目前日本汽车企业轻量化材料的使用也主要是集中在一些非结构件上,比如铝合金的发动机罩、塑料的翼子板和尾门等,还有就是底盘和发动机的一些铸铝件。其中代表企业是丰田的雷克萨斯和本田阿库拉。随着2020年全球的能耗和排放政策的越发严格,预计到2020年,日本汽车企业轻量化材料在底盘和车身中的占比会赶上美国,达到 20%左右。

2015年日本车用材料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日本车用材料占比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中国汽车轻量化起步不足十年,借助新能源汽车崛起契机,对发达国家呈现赶超之势。汽车轻量化已经从分散化、高端化、单一化的 1.0 时代走向集约化、普及化、多元化的 2.0时代。轻量化的发展受到智能网联、节能减排、性能提升等多重需求牵引,通过全产业上下游深度合作,在轻量化材料应用、制造工艺、结构优化、零部件研发领域多面发力,使轻量化应用车型更加普及,其中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将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中国轻量化材料市场广阔。一方面,对比国外发达国家,中国的轻量化技术起步晚,平均整车质量更大,以国外的轻量化材料占比作为标杆,中国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受益于政策的驱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轻量化的需求,促使车企往轻量化方向前进。

经过测算,中国在未来3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规模将逼近 5000亿元,其中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将拥有 350亿元市场规模。对于先进高强度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给出的规划是至 2020 年,强度600MPa 以上的 AHSS 钢应用达到 50%。以 1100kg 的平均车重计算,先进高强度钢的单车用量约为 550kg。按照 8000 元/吨的单价,在 2020 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 3000 万辆和 200 万辆目标的情况下,先进高强度钢的规模将在传统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别达到 1320 亿元和 88 亿元。

对于铝合金和镁合金,《路线图》中给出的规划是至2020年单车用量分别达到190kg和15kg。按照铝合金 4 万元/吨、镁合金 10 万元/吨的市场价格计算,2020 年金属合金的市场空间超过 2700 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达到 180 亿元。

2020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规模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于塑料及复合材料,对比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德国已经达到了单车 300-365kg,占到整个汽车的 22.5%;美国、法国是220-249kg,占比 16.5%;日本是 126-150kg,占比 10%左右;中国大约是 90-110kg,占8%。按照至 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200 万辆、平均整备质量 1100kg、增强塑料用量占比 15%估计,需求量将达到 33 万吨。以 2 万/吨的单价测算,仅在新能源市场中的空间就高达 66 亿元,相比 2016 年全年增加近 55 亿。按照 2020年 3000 万辆的汽车总规划量,在整个汽车市场的规模达到 990 亿元,逼近千亿。

2020年汽车塑料及复合材料市场规模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汽车轻量化加速,带动铝压铸产业增长

排放、油耗标准提高,汽车行业轻量化加速。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全面步入欧Ⅴ、欧Ⅵ时代,我国也将在 2018 年全面实行国Ⅴ排放标准,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标准在各国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提高。此外,根据 2016 年 6 月工信部的《征求意见稿》,我国汽车排放国Ⅵ标准也已在制定之中,预计将在 2020 年实行;同时,2020 年我国乘用车还将实行根据《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所规定的 5.0L/KM 油耗标准,在目前发动机技术尚难实现本质性突破,减排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排放及油耗。

世界各国油耗限值标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汽车重量每减少 100 千克,每百公里可节省燃油 0.3 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也将相应减少 7.5 克-12.5 克;汽车整车质量降低 10%,可提高燃油效率 6%-8%,由此可见,轻量化将是整车厂商为满足各类节能减排指标需要的必由之路。

2005-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进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车轻量化带动铝压铸市场的发展。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三种实现途径,其中材料应用轻量化是见效最快也是效果最好的选择。在材料应用轻量化领域中,铝合金因其较低的密度、优质的性能以及巨大的存量,已经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发展的主要方式,目前铝合金材料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

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三种途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压铸作为一种高效的金属成型工艺,具有尺寸精度高、可铸造复杂零部件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的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在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铝压铸件产业蓬勃发展,预计 2020 年将实现 470 万吨的产量,近 5 年年复合增长率约 11%。

我国汽车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铝压铸件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续航要求提升,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迫在眉睫

新能源车轻量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路径。2016 年中国汽车工程学年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根据该路线图对 2020-2030 年新能源车能耗、续航里程以及制造材料等因素的规划,轻量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目标及路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轻量化技术是总路线图的七大专题之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轻量化提高续航里程,解决新能源乘用车“里程焦虑”。新能源乘用车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力,近年来销量增长明显。2016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 32.5 万辆,同比增长84%;而根据积分制与《汽车产业中长期规划》的要求,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超过 600 万辆,年复合增速超过 38%。

2016-2025 年我国新能源各车型销量及同比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信息、CST汽车轻量化

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汽车新能源铸造CST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23
最近编辑:3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8粉丝 36文章 37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轻量化ℱ汽车轻量化材料、工艺、成本、水平、技术路线汇总

本文摘要:(由ai生成)选择伺服或步进电机系统需考虑负载特性、转矩、惯量、转速、精度、加减速及控制要求等。步进电机成本低,但在低速可能震动大,高速力矩下降快;伺服电机则体积小、响应快、控制复杂。电机启动运行问题可能由力矩不足、电流小、启动频率高或电机未固定好等原因导致。乘用车白车身包括下部车身、上部车身骨架、车门、发动机罩盖、行李箱盖、翼子板等部件,是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排气系统、电气系统及内饰件的安装基础,并通过其相应的结构设计满足成员的安全性要求。车身轻量化的目的在于保证车身结构抗撞性、刚度、强度以及NVH性能前提下,减轻身上骨架质量,同时不提高汽车车身制造成本来增强整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轻质材料 车身上应用的不断扩大的高强、轻质材料主要为高强度钢与超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以及符合材料等。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主要应用于前防撞梁,A、B、C柱加强件,门槛梁,车门防撞梁和车顶横梁等关键部位,并且因公比例逐渐扩大。欧美部分车身车身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已超过60%,如奥迪A3、宝马3系、凯迪拉克ATS、福特蒙迪欧等;日系车型高强度钢占比也超过50%,如英菲尼迪Q50、本田思域等; 铝合金铝合金已由发动机罩向翼子板、行李厢盖及车门上逐渐延伸,部分高端车已实现全部铝合金车身; 镁合金镁合金已经从方向盘骨架、座椅骨架向转向支撑、传动系壳体零件上发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开始应用于前段模块、后尾门、进气歧管等零部件;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由跑车、豪华车向中高端车和电动车应用扩展。如图某轿车带四门两盖的车身结构。结构优化设计 在结构优化设计方面,车型开发前期,对车身结构做出更合理的设计规划更为重要。目前多材料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正在向着搭建参数化设计平台(如图),应用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形貌优化、多目标优化以及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优化设计方向发展。一、材料应用1、高强度钢 高强度钢主要应用在车上内外板以及车上结构件,同时高强度钢可以有效提升车身被动安全性。先进刚度刚在汽车超轻钢车身、先进概念车上应用,在减重、节能、提高安全性、降低排放发面应用前景良好。虽然在成型中面临回弹等问题挑战,但相比于其他替代材料,高强度钢还是性价比最好、最具吸引力的材料。 2、铝合金 铝合金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奥迪汽车推推出的全铝空间框架车身为代表。提出了奥迪全铝车身框架概念(ASF),推出相应车身Audi100、第一代Audi A8、A2.除奥迪其他公司也推出了全铝车身,如捷豹XJ、新路虎揽胜、奔驰S级车等如图所示。 变形铝合金在车身零件级结构件的应用方面发展比较快,如应用日益广发的铝合金行李箱盖、发动机舱罩盖、后背门、保险杠横梁等,随着凝固铝合金、粉末冶金铝合金、超塑性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和泡沫铝材等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未来铝合金在汽车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铸件、型材、板材并举的局面,预计未来铝将成为仅次于钢的第二大汽车用材料。奥迪A8全铝车身3、镁合金 目前镁合金在车身上主要集中在方向盘骨架。仪表盘骨架、座椅骨架等零部件上,在白车身结构件上还没有量产应用。目前仅有克莱斯勒某车型上做过尝试,如图。由于镁合金耐腐性和成型方面限制,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4、复合材料汽车工业复合材料技术首先应用于保险杠,而后用与生产变截面弹簧钢板以代替钢板,之后又用与生产四门两盖。复合材料大规模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990年福特、克莱斯勒相继开发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许多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密度低、比强高、比模高;材料性能具有可设计性;制品结构设计自由度大,易实现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抗腐蚀性好、耐久性能好,隔声降噪;可采用多种成型工艺,模具成本低;A级表面,可免喷涂等工序;投资少,生产周期短。目前,汽车轻量化发展需求迫切,从成本性能发展综合考虑,可用于车身结构件的复合材料以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首选。可以应用于发动机舱罩盖、翼子板、车顶、行李箱、门板、底盘灯结构件中。随着车用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现已广发的应用在跑车、豪华车上,于铝合金构件比,复合材料可以减重50%左右,目前车上碳纤维已从单向丝、双向编制物,发展到多轴中空的碳纤维预制体,可获得多种形状结构的汽车部件,如图宝马I3电动汽车复合材料应用。二、制造工艺1、热成形 精度高、成形性能好,广泛应用于生产高强度汽车保险杠,车门防撞杆,A、B、C柱加强件,车顶框架,中通道等安全件和结构件。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大众等在用该项技术制造高强度冲压件。中国一汽红旗H7车身下部也规模化使用热成形技术,如图: 2、激光拼焊 1985年奥迪成功采用全球第一块激光拼焊板。20世纪90年代,欧美、日本各大汽车企业开始大规模使用激光拼焊技术。近年来该项技术在全球新型钢制车身设计和制造商应用广泛。如图中国一汽H7车身使用激光焊接的典型结构件。利用激光焊接技术可以减少汽车零部件数量、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结构功能、增加产品设计灵活性。3、差厚板 差厚板是在激光焊接之后,为解决激光拼焊板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生产过程如图差厚板可以代替激光拼焊板,从而更好的实现轻量化。但不完全代替激光拼焊板,因为激光拼焊除了焊接不同厚度板料还可以焊接不同材料、强度的板焊接在一起,差厚板不能实现这一功能。三、成本估计高强度钢与其他轻质材料比,价格低、经济性好,广泛的应用可提高车是安全性。高强度钢可以减薄材料,所以与普通钢板相比可以做大成本不大幅增加,约为普通钢板的1.5倍。铝合金密度2.68g/cm³,仅为钢板的1/3。考虑到使用铝材需要增加厚度及截面,可以减重30%~50%,与钢板相比,一般铝板件成本将增加2-5倍。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1.5 g/cm³,不及钢的1/5。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到车门、发动机舱罩盖、行李箱盖能够减重50%以上,其材料成本相对钢板增加5倍以上。四、轻量化水平国内汽车轻量化产业未形成规模,产业链不够完整,与国外差距较大。国际主流车型高强度钢车身占比60%以上,强度级别780MPa、980MPa的钢在车身构件上已相当普遍。高强度钢可以在不降低安全性与舒适性前提下,零件减重20~30%。国外或者国内合资高端车型部分零部件应用轻质材料,工程塑料零部件相对钢制部件可以减重30%~35%,铝合金零部件相对钢制零部件也减重30%~50%,镁合金零部件相对钢制零部件可以减重40%~55%,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相对钢制零部件可减重40%~60%。五、车身轻量化技术路径国外车身轻量化路径如下图所示:借鉴国外技术可以探索我国车身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1、 短期 目标:加大刚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合理减薄钢板厚度,广泛应用先进成形技术和链接技术,达到预计的轻量化目标。途径:采用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工程塑料,适量应用镁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进行车身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欧皇钢板厚度断面形状、尺寸,广泛应用激光焊接、热成形工艺及先进连接技术。2、 中期 目标:掌握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特性及连接技术,结构-材料-性能一体化轻量化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方法,所需与国外技术水平差距。路径:扩大铝镁合金、复合材料在车身上的应用比例、零部件数量,根据材料性能优化设计铝镁合金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结构,充分发挥材料本身性能优势。3、 长期 目标:逐渐掌握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性、零部件设计方法、高效制造工艺、性能控制方法和连接技术,逐渐赶超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轻量化技术水平。途径:熟练应用钢铝混合车身设计、制造与连接技术,逐渐掌握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结构设计。高效制造、性能调控和连接技术,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以下是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路线图:汽车工艺师整理、资料来源:快资讯、东风邹恒琪在第六届中国汽车先进技术与制造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特别声明:公 众号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发布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对文章版权或内容的准确性存在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广告免责声明:为了公 众号稳定发展,本公众 号会不定时承接行业广告、产品推广、会议培训推广等广告展示方式有文章前/中/后以图片形式展示、软文展示、产品链接展示等。本公 众号只提供发布平台,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不做评价,请自行判别。所有广告内容及相关事项与本公 众号无关,特此声明。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