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欲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

1年前浏览4646

我的师傅王洪水先生在以表达清晰著称。20多年前,他负责开发了宝钢L4系统,达到了宝钢信息技术的顶峰。这个项目需要数亿的资金,需要向公司领导层汇报。汇报结束后,很多领导没有听懂。一向开朗豪爽的沈总甚至笑着问道:“老王,你是不是要拿这些名词忽悠我们啊?”。其实,我敬重的几位前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要把别人说明白是很难的。最近十几年,一直有人说我的课讲得好。但最近却“荣幸”地获知:有人“听不懂我讲的课”。

 

我讲课是认真和用心的。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大约20年前,我曾在华师大讲了一次课,但效果不理想。这件事对我有所刺 激,后来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如何把课讲清楚。后来的确也有所进步,还得过几次奖。过了若干年,别人怎么又听不懂了呢?

 

我把最近刚刚写好的几张PPT拿来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张图把相关概念都讲清楚了,我甚至找不到更简单的方式来讲。但仔细琢磨,就会觉得有问题。



这几页PPT的思想跨度非常大。从智能的思想跨到智能的实现逻辑;从生物的智能跨到、产品的智能、设备的智能、工厂的智能;从智能的案例很欢切换到智能的本质;从智能本身的讲解切换到到智能成为热点的原因;从IT的逻辑切换到业务逻辑、经济逻辑;从互联网到智能化;从经营尺度到业务尺度再到算法、平台尺度。这些问题,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企业不同层级的问题,还涉及到不同的学派。仅仅围绕智能化的概念,关联的概念就非常多。任何听众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智能制造的概念特别混乱,有很多人胡说八道。于是,我讲课的时候,会努力地防止听众片面、错误地理解智能化,担心他们被不靠谱的观点忽悠了。但是,却忽视了一些听众对我的观点理解不了。

 

我曾经有过一种感觉:实践中有困惑的人,更喜欢听我讲课。换个角度讲:听众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思考过这些方面的问题甚至思考得相当深入。否则,怎么可能会有困惑呢?我自己的这些想法,都是从困惑中产生,自然会对他们的口味。但是,对缺乏基础的听众来说,听着就比较累了。

 

过去讲课的时候,有些逻辑上相关的内容并没有都放在一起。原因之一就是概念的“多面性”:从一个角度讲完,又讲另外一个角度;一个层次讲完,又讲到另外一个层次——但却没有提醒这是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没有把不同的说法联系在一起。虽然展示了各个侧面,但在人们的心中却没有形成整体。


另外一个原因是:一个概念在多处涉及。比如,“智能”的概念讲完后,可以讲自学习、大数据,讲阿尔法狗或机器视觉。也可以去讲企业的智能化、讲业务上的协同、共享和重用。这样的概念,其实非常多。但无论先讲哪一条线索,讲后面的时候都会有逻辑上的“断点”,听众容易听糊涂。

 


过去讲课还是有些经验的。比如,要观察听众、适时地调动听众的注意力,而不是只关注内容本身;课需要根据听众和时间的不同动态调整;内容要“宁缺毋滥”:宁可少讲一点、讲不完整,也要把讲的东西说透;一页PPT不能有多个主题和内容,否则就要分成两页来讲。这些都是需要坚持的原则。

 

以后的重点应该是:在讲课内容上,多数情况要“简化”而不是“深入”,尤其是在时间不长的时候。但在具体知识点上,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明确各种观点的联系和观察角度。为了阐述这些联系,一页PPT可以多次出现,来唤醒人们的记忆,而不要为了节省内容而减少页数。我甚至还在尝试几种新的做法:1、把PPT作为“教材”,内容主要靠临场发挥。以便于逻辑的连贯性;2、先讲概论、概貌,让听众先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再深入去讲细节。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读书要先从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学习智能制造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变厚的过程,认识就会趋于浅薄、无知者无畏;如果没有变薄的过程,认识就会陷入泥潭和迷茫、不知从何入手。但是,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古人说:“教学相长”。在试图给别人讲清楚、在别人提出疑义和不同看法的时候,恰恰就是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认识深度增长的机会。对我说,无论是讲课还是做这个公 众号,都只是想找到一种做法,能让自己更明白一点。我个人的认识也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过去的实践经验,也不过是些“点上的知识”。需要学习很多知识、进行更多的思考,才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如此看来,我讲课、特别是在讲理论的时候,不过也是欲“以己之昏昏”,却“使人之昭昭”罢了。想来也是惭愧。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理论工厂机器视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