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FD理论|热交换系数

1年前浏览3028
 导读:本文阐述Fluent模拟相间热交换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多相流的能量守恒方程及热交换系数模型。
多相流的能量守恒方程    

   

   

   
在欧拉多相流框架下,每一相的能量守恒方程可以表达为:   式中    是    的比焓,    表示热流密度,    为源项(包括化学反应、辐射),    表示    与    之间的热交换强度,    表示相间焓(如蒸发时,在液滴温度下的蒸汽焓)。各相之间的热交换必须满足局部平衡条件
 能量方程中,相间热交换强度    在Fluent中被定义与温差及界面面积有关的函数: 
 其中    是相间体积传热系数该系数与    相的努塞尔数    有关: 
     为    相的导热系数,    为气泡直径。
在使用欧拉多相流模型中,Fluent中定义了以下几种方法描述相间的体积传热系数    。

NO.1 Constant    

   

   
将      定义为常数,如果选择Two-Resistance Model,可以分别定义各相的      。

NO.2 Nusselt Number    

   

   
将    定义为常数,如果选择Two-Resistance Model, 可以分别定义各相的    。

NO.3 Ranz-Marshall Model    

   

   
Ranz,Marshall[1-2]对方程中    的提出了修正:     式中    是与    有关的相对雷诺数,    为普朗特数:   

NO.4 Tomiyam Model    

   

   
Tomiyama[3]针对雷诺数较低的紊流泡状流动,提出了    另一种修正方法:   

NO.5 Hughmark Model    

   

   
基于Ranz-Marshall Model,Hughmark[4]提出雷诺数适用范围更广的修正模型:    
NO.6 Gun Model    

   

   
该模型[5]适用于颗粒流动,模型限制孔隙率在0.25-1.0,雷诺数不高于    :   
NO.7 Two-Resistance Model    

   

   
前面几种模型定义的是整体的相间体积传热系数,而Two-Resistance Model是一种更通用方法,考虑在相界面两侧具有不同传热系数的独立传热过程
该模型中,假设界面两侧的温度    相同,通过热力学平衡确定,当忽略表面张力对压力的影响时,可以假设    ,    为饱和温度,相间的体积交换速率可以表示为:
从界面往    相:   从界面往    相:   式中    与    分别为    相和    相的相间换热系数,    与    为各相的焓。由于相界面上不能存储热质量,因此必须满足整体热平衡:                      
在不考虑相间传质下,界面温度    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相间热交换为:   因此在不考虑相间传质时,Two-Resistance Model机制与耦合壁热边界一样,界面温度与总传热系数由两侧传热速率决定。    及    的计算可以通过计算整体的相间体积传热系数得到。另外也可以适用Zero-Resistance定义一侧的传热系数,相当于使界面温度等于相温度    。

NO.8 Fixed To Saturation Temperature    

   

   
Fixed To Saturation Temperature只在考虑相间传质时可用。该模型有以下两个假设
  • 所有传递到相间界面的热量都变成了传质

  • 相的温度等于饱和温度。

体积传质速率取决于所选定的模型(cavitation, evaporation-condensation Lee model等)。能量的传递方向取决于传质方向:
当传质方向由    到    时(    ):   
当传质方向由    到    时(    ):      

NO.9 UDF    

   

   
通过DEFINE_EXCHANGE_PROPERTY宏定义      。

[1] W. E. Ranz and W. R. Marshall, Jr. "Vaporation from Drops, Part I"Chem. Eng. Prog.48(3). 141–146. March 1952.
[2] W.E. Ranz and W. R. Marshall, Jr. "Evaporation from Drops, Part I and Part II"Chem. Eng. Prog. 48(4). 173–180. April 1952.
[3] A. Tomiyama. "Struggle with computational bubble dynamics"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phase Flow, Lyon, France. June 8–12, 1998. 
[4] G. A. Hughmark. “Mass and heat transfer from rigid spheres”AICHE Journal. 13. 1219–1221. November 1967.
[5] D. J. Gunn. "Transfer of Heat or Mass to Particles in Fixed and Fluidized Beds"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21. 467–476. 1978.
来源:BB学长
FluentMarc多相流化学UDF通用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23
最近编辑:1年前
BB学长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公众号BB学长 知乎BB学长
获赞 89粉丝 156文章 173课程 1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