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我所理解的氢燃料电池(第三章:反应速率)

1月前浏览122

3-4 电化学反应速率

因为氢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消耗的是氢气与氧气,所以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消耗氢气和氧气的速率代替,即氢气与氧气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

v =  d(△m) /dt                       (3-5)

根据法拉第第一定律,即方程式(3-1),可知

v = ke dQ/dt = keI                 (3-6)  

由方程式(3-6)可知,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电流强度I来表示。

由前文所述,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离子导体与电子导体之间的界面上,即催化剂薄层(电极)上,这个界面越大,消耗氢气与氧气就越多,所以电化学反应速率/电流强度与催化剂薄层(电极)的面积成正比(1-3-4所述)。

用电流强度I除以催化剂博层(电极)的面积S,可得

i =  I/S                (3-7)

其中,i为电流密度,即单位催化剂薄层(电极)面积上的电化学反应速率。

联立方程式(3-4)和(3-7)可得,

i = nFdN/Sdt = nFj            (3-8)

其中,nF是转移的电荷(Cmol-1);j是单位面积的反应物通量(mols-1cm-2))。

综上所述,测量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测量外部电流来实现。

由初中物理知识可知,电流的产生是由于电子的移动,即有电子从阳极(负极)移动到阴极(正极),电子要实现移动,需要阳极产生电子,同时阴极也能消耗电子,由方程式(1-1)和(1-2)可知(第一章),氢燃料电池的阴阳两极的反应是双向的,即电极上的反应有正向和逆向之分,只有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之间存在速率之差的时候,才会有电子的释放与消耗,也才会有电流产生。

H2  2H+  +  2e-                         (1-1)

 O2  +  2H +  2e-     H2O             (1-2)

所以测得的电流实际上是正向与逆向的电流之差,即净电流。注意,这里的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指的是在同一个电极上的双向反应。

Ox  + ne- ⇋ Rd            (3-9)  

其中,O:为氧化物,即H+/O2 ,Rd为还原物,即H2/ H2O。

对于正反应(还原),反应通量为

jf = kfCO              (3-10)  

其中,kf是正反应(还原)速率系数(s-1);CO是氧化物的表面浓度(molcm-2)。

对于逆反应(氧化),反应通量为

j= kbCR                (3-11)  

其中,kb是逆反应(氧化)速率系数(s-1);CR是还原物的表面浓度(molcm-2)。

在非平衡条件下的阳极/阴极上,阳极/阴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以不相同的速率发生,有电子释放/消耗,即有电流产生,此电流就是净电流,即释放和消耗的电子之差。这里的电子释放与消耗都指的是同一个电极,不要把释放和消耗的电子理解成为阳极的释放与阴极的消耗,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阳极和阴极各有自己的净电流,那么阳极上的净电流与阴极的净电流是否是一样呢?见后文。

联立方程式(3-8)、(3-10)与(3-11)可得净电流为

i = nF(kfC- kbCR)                (3-12)

在平衡条件下的阳极/阴极上,阳极/阴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以相同的速率发生,没有电子释放/消耗,即没有电流产生,净电流为零。此时,正反应与逆反应在平衡状态下进行的速率称为交换电流密度。

i0 = nFkfC= nFkbCR               (3-13)  

这里要稍微说一下交换电流密度,交换电流密度是发生在同一个电极上,所谓的“交换”指的是同一个电极上的电子释放与消耗,可以理解为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所谓的“电流密度”并不是真正意思上的电流密度,因为是平衡状态,没有电流产生,所以这里的“电流密度”主要用来体现电化学反应的速率。总体来讲,我的理解是交换电流密度主要体现的是电极本身的活性度,交换电流密度越大,电极的活性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氢燃料电池中,氢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在动力学上更有利,较小的活化能垒;氧电极上的还原反应涉及更复杂的步骤(后文讲述)和较高的活化能垒,所以阳极(氢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要比阴极(氧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大很多,甚至大几个数量级。

3-5 反应速率系数和传递系数

先来简单认识一下过渡态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并不是直接生成反应物,而是先生成一个具有更高能量的中间产物---活化络合物,这个状态就是过渡状态,其中达到这个状态需要一定的活化能,经过过度状态之后,再生成反应物。

对于过渡态理论的理解可以回顾一下---图1-2(第一章),通过过渡态理论可以得出,电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k是关于吉布斯自由能的函数:

k = kT/hexp(△G/RT)           (3-14)     

对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所以就会产生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传递时物质和能量并不是完全的传递,在计算时就会用到系数,这个系数就是传递系数,用α表示。

在氢燃料电池中电极电势引起的能量变化nFE分配在正逆反应之间,方程式(3-12)中的正向(还原)和逆向(氧化)反应速率系数分别是

kf = k0,f exp(αR FE/RT)                       (3-15)

kb = k0,bexp(αO FE/RT))                     (3-16)  

持续更新中...

来源:闲村野夫
化学燃料电池电子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12
最近编辑:1月前
闲村野夫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获赞 9粉丝 1文章 3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我所理解的氢燃料电池(第三章:B-V方程)

3-6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巴特勒-福尔摩(Buter-Volmer)方程---B-V方程将方程式(3-15)和(3-16)代入到方程式(3-12),可得电流密度为i=nF『(k0,fCOexp(-αRFE/RT)-k0,bCRexp(αOFE/RT)』(3-17)在平衡状态时,净电流为0,平衡电位为Er,则交换电流密度i0为i0=nF(k0,fCOexp(-αRFEr/RT)=nFk0,bCRexp(αOFEr/RT)(3-18)再结合方程式(3-17)和(3-18),可以得到电流密度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式为i=i0{exp[-αRF(E-Er)/RT]-exp[αOF(E-Er)/RT]}(3-19)方程式(3-19)就是B-V方程,其中E为电极电位,Er为平衡电位。在平衡状态下,电极电位E等于平衡电位Er,电路电流为零,当电极电位E与平衡电位Er存在差值时,电路电流就不为零,此差值称为过电位,通过B-V方程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过电位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通常我们在说一座山高度的时候,一般都会说海拔高度多少,这里的海拔就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的,也就是说山的高度是相对海平来说的。同样,在说到电极电势的时候,指的是两个电极间的电动势,同样存在一个基准,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B-V方程同样适用于氢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反应,ia=i0,a{exp[-αRF(Ea-Er)/RT]-exp[αOF(Ea-Er)/RT]}(3-20)ic=i0,c{exp[-αRF(Ec-Er)/RT]-exp[αOF(Ec-Er)/RT]}(3-21)氢燃料电池的阳极过电位为正,因为阳极是失去电子,电性越正,根据图3-3所示,方程式(3-20)右边的第一项随着△E越大而越小,第二项却相反,此时氧化电流占主导地位,所以方程式(3-20)可以简化为ia=-i0,aexp[αOF(Ea-Er)/RT](3-22)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电流是负的,因为是氧化电流占主导,电子是离开电极的。氢燃料电池的阴极过电位为负,因为是得到电子,电性越负,根据图3-3所示,同理简化方程式(3-21)为ic=i0,cexp[-αRF(Ec-Er)/RT](3-23)图3-3图示B-V方程通过图3-3,可以看出净电流随着过电位的增加而增加,这也是B-V方程的意义。另外,氢燃料电池的阳极交换电流密度i0,a要比阴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大很多,根据B-V方程可知,阴极的过电位要远大于阳极的过电位,所以氢燃料电池的电位与电流关系式通常由方程式(3-23)来表示。另外,从B-V方程可以得出,交换电流密度大的时候,一个较小的过电位(△E)就可以产生一个较大的电流,从另一个角度来来看,电流相同时,就是交换电流密度大的时候,过电位就小,可以理解为交换电流密度大,电极就越难被极化,可逆就越容易。所以,在氢燃料电池中,主要考虑的就是阴极的极化,就是因为阳极的电流密度要远大于阴极,从而造成阳极被极化度要远小于阴极。3-6-1塔菲尔方程(Tafel)在氢燃料电池中,更多的是关注高电位下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即高电位下的极化曲线。根据图3-3所示,高电位时的B-V方程(3-19)就是类似简化方程(3-22)和(3-23),即I=ia或I=ic。对方程式(3-22)和(3-23)的两侧同时取对数,设a=-(RT/αF)lni0,b=RT/αF,可得△E=a+blog|I|(3-24)△E=a+blogI(3-25)方程式(3-24)和(3-25)被称为塔菲尔方程,其中b为塔菲尔斜率。通过塔菲尔方程可知,在电极极化较大的情况下,即过电位较大,过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对数成正比例关系。虽然塔菲尔方程式以B-V方程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是塔菲尔方程初期是通过实验测试确定的。当过电位较小时,塔菲尔方程就不适用了,这时候B-V方程可以简化为I=i0△EF/RT(3-26)此时,电流密度与过电位大小成正比。持续更新中......来源:闲村野夫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