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磨砖不能成镜,新名词不是学问

4年前浏览1664

吴敬琏先生曾经疾呼:国家养活了一批会“造词”的专家有什么用?在经济学界如此,科技界也一样!

 

在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感到表达上的困难。例如:在芯片的发展过程中,有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电机组有临界机组、超临界机组、超超临界机组;计算机在工业中的应用,有两化融合、两化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交流往往会变得困难。这时,提出一些新概念也是有必要的。

 

我发现: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喜欢讲故事、而不是讲新名词。我的老领导任德祥先生,每次开会都会给人们讲故事、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上汽原总裁胡茂元先生送过我一本书。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他讲的故事。一个人真正的学问,往往是他肚子里的故事,而不是一套概念和名词。

 

人们讨厌的,是把新词当学问的人。就像孔乙己,把“回字有四种写法”当做学问。而更糟糕的是:他们喜欢用新词传递错误的技术发展逻辑。

 

技术思想和概念往往是逐渐形成、逐渐拓展的。当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有人将这些思想或概念提炼出来、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帮助其他企业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名词”有变化,但概念之间的内涵却是有联系的,不会被这些名词割裂。

 

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讲《道德经》时,曾这样断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对此,我的理解是:世界的奇妙,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语言可以描述差别和不同。从这个角度看,新名词容易割裂人们对发展过程的认识。

 

然而,乐于玩弄新名词的人,往往喜欢割裂这种联系,去强调概念之间的不同。同时,他们也往往过度强调理论的作用。一种惯用的语调是:“某人或组织提出某概念,然后引发了.....”。

 

理论的作用就这么大吗? 死了张屠户,就没猪肉吃了?


没有理论,人类的工程技术实践照样会往前跑!反之,工程师过度关注学术上的概念,反而会把人搞糊涂。因为工程创新是需求驱动、不是概念驱动;创新成功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场景,而不是纠缠于概念。


事实上,对实践了解少的人,是很难对理论引发共鸣的;如果一个理论能够引发企业界的共鸣,说明相关的实践一定不少。

 

喜欢卖弄新词的人有个特点:他们的知识往往来源于文字材料,自然看不到这些观点背后的实践。他们自己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就以为知识主要从书本上获得。

 

而离开实践,工程技术理论却很可能是有害的。

 

在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水平是非常不均衡的,而工业企业的个性化很强。先进企业在搞数字化转型时,很多企业是借着这个名头搞自动化、甚至机械化。而新概念往往产生于先进国家、先进行业的先进企业。企业要多了解技术发展的历史,才能找对自己的定位。而过度强调新名词的人,容易脱离多数企业的实际。

 

我一直认为:企业确认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时,应该多了解一下技术发展的历史,少读一点技术理论的论文——除非你对技术发展历史很了解,并有足够的理论水平和高度、并身处世界一流企业。而初学者不要过度强调概念之间的差别,否则会把自己搞糊涂的。

 

砖不能成镜。玩弄新名词,自然也不是什么学问。

---------------------------------------------------------------------------------------------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科普通用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11-15
最近编辑:4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111粉丝 21614文章 3547课程 21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