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李爽博士:基于MatDEM和机器学习的土体结构模式识别
导读:大家好,我是李爽,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毕设导师:张彤炜 副教授),目前是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直博),导师为彭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网格法的算法开发及应用,参与国自然国际合作,地区联合等基金项目。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和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一作)在《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和《Ocean Engineering》期刊各发表一篇文章。
在此感谢仿真秀,南京大学刘春老师及其MatDEM团队给予的支持。很荣幸在这里分享我的MatDEM学习与应用经验,并与大家交流学习。9月20日19时,我将作为2024MatDEM奖学金线上讲座的分享者,与各位老师、同学分享《基于MatDEM和机器学习的土体结构模式识别》,欢迎莅临指导。
一、我的汇报主题
我的汇报题目为:基于MatDEM和机器学习的土体结构模式识别。在本次汇报,我将介绍我是如何根据离散元信息的特征,提取土体结构的三维形态特征,并搭建所对应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从而实现从土体三维初始模型至土体结构参数的快速预测。
2024MatDEM奖学金讲座(五):基于MatDEM和机器学习的土体结构模式识别-仿真秀直播
二、关键问题解决过程
土体的结构信息对土体的结构参数有重要影响,我们采用MatDEM软件,采用了基准的砂土模型,并设置了统一的颗分曲线。在单轴压缩的条件下,我们发现在不同的颗粒空间分布下, 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指示在土体材料特性不变的前提下,土体的强度特征与土体的结构特性有密切关系,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采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对土体的结构参数进行快速识别,从而实现对数值模拟的高效替代?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卷积神经网络是常见的提取结构/空间信息的神经网络方法,在图像识别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也有学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是多集中于对有限元模型结构信息的识别。对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输入信息通常是规则的矩阵信息。由于有限元是一种网格方法,它的网格信息可以直接转化为矩阵信息,矩阵中的每个位置的值可以由有限元模型的网格信息确定,从而变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信息(图1)。而针对于以MatDEM为代表的离散元方法,无法直接从初始模型获得包含结构信息的矩阵,为相关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借鉴医学中CT扫描的思路,对离散元的初始模型进行切片,认为每个截面的图像(像素矩阵)代表了某层的结构信息,再将这些切片堆叠为三维的矩阵(图2),便可作为神经网络训练时的输入信息,实现了对离散元土体模型结构信息的提取。
图2 神经网络搭建的流程
在本次报告,我将详细介绍我们所采用的MatDEM模型设置,借助MatDEM后处理的切片信息提取流程,神经网络的搭建与训练等过程,并分享关于神经网络学习与应用的经验,欢迎对MatDEM应用,机器学习,智能岩土等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和老师莅临指导。三、2024MatDEM奖学金讲座
为促进MatDEM软件在科研和工程中的应用,鼓励探索研究,特设立“2024智星云-MatDEM奖学金”。奖学金面向使用MatDEM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学生和科研人员。经前期有效筛选,最终14名同学入围本次线上评比。通过线上投票和专家评议,产生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具体评定结果公布如下(同一等级排名不分先后):(本次MatDEM奖学金由智星云(亘聪信息科技)赞助)8月30日-9月20日,2024智星云-MatDEM奖学金部分获得者代表,将在仿真秀主办的2024国产软件仿真技术交流月期间做线上讲座分享。诚邀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学生和离散元分析研究者报名参与。我们坚信,这些获奖者不仅展示了MatDEM软件在科研和工程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报告五:基于MatDEM和机器学习的土体结构模式识别
获赞 10111粉丝 21614文章 3547课程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