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真相大白,螺栓“拧三圈回半圈”的原理竟然是这样?

2月前浏览2131

相信大家听说过德国汽车紧固连接装配环节中,工人拧紧螺栓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拧三圈回半圈”的故事。有的人据此夸奖德国人对于工匠精神的严谨与执着,有的人针对这个拧紧方法提出了一些看似合理实则离谱的解释(包括但不限于“消除预紧力”、“消除摩擦力”等),而有的人则提出所谓的“拧三圈回半圈”的说法并没有任何理论依据与基础。

不可否认,德国在螺栓连接的工程应用研究上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组织以及中、美、日等各国学者针对螺栓连接系统正向设计的研究,其底层研究思想基本都来源于德国工程师协会所撰写的《VDI 2230 高强度螺栓连接系统计算》。

“螺栓拧三圈回半圈”,就像童话故事一样,满足了人们对德国人严谨、认真态度的想象。但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必过度神化德国人,而是要以科学研究的角度去探索这一“故事”背后的意义。


拧三圈回半圈”的具体含义
在研究原理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此拧紧方法的具体含义。“拧三圈回半圈”中的“三”和“半”,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模糊的表述方法,指的是螺栓“拧紧+回退”这一拧紧方法。因为如果从扭矩增加时开始算起,到拧紧结束,实际上拧紧的角度不会超过60°(实际角度与螺距、线程、长度等参数相关),如果真的拧三圈,螺栓基本会被扭断。
在探讨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给出结论螺栓过拧紧+回退这一拧紧方法是有效的。最核心的原因是降低螺栓的扭转应力,从而降低了螺纹牙底的等效应力,降低了螺栓在承受交变载荷的应力幅,提升了螺栓的疲劳寿命。
但这种方法需要对过拧紧、回退的角度精准把控,否则可能会导致预紧力降低,连接性能下降。而且,消除扭转应力不一定有益,在螺栓连接结构承受扭转交变载荷时,使用这一拧紧方法反而会降低疲劳寿命。

原理探讨

以下内容涉及到螺纹力学相关知识,详细推导过程可见过往科普文章。

我们知道,当采用转角法、扭矩法等方式拧紧螺栓时,螺栓拧紧扭矩T拧紧与螺栓预紧力F0之间的关系:

其中,d2为螺纹螺纹面等效摩擦直径,一般取螺纹中径;dw为支承面等效摩擦直径;μs为螺纹面摩擦系数;μw为支承面摩擦系数;P为螺距;α为螺纹牙型半角30°。

公式的物理意义为:螺栓拧紧过程中,施加的拧紧扭矩T拧紧需要克服螺纹面拧紧方向的摩擦扭矩T拧紧-螺纹和螺栓头(或螺母)支承面的摩擦扭矩T拧紧-支承面

其中,啮合螺纹面处的拉伸应力为:

啮合螺纹面处的扭转切应力为:

其中,AS为螺纹段应力截面积,WP为螺栓的抗扭截面系数。

当采用转角法、扭矩法等方式拧紧螺栓时,螺栓预紧力F0在螺栓横截面中产生拉伸应力σ;由于螺纹面拧紧扭矩T拧紧-螺纹面的存在,还会产生额外的扭转应力τ。在螺栓横截面拉伸应力σ和扭转应力τ共同作用下,螺栓处于双轴应力状态。根据材料力学第四强度理论,螺纹牙底的等效单轴应力可表示为:

根据“拧三圈回半圈”的思路,将螺栓拧紧至装配预紧力F0或略微过拧紧后,再在螺栓头或螺母上施加拧松方向的扭矩T回转,将螺栓杆内部在拧紧过程中产生的扭矩T拧紧-螺纹面尽可能降至最低,从而使得螺栓横截面的扭转应力τ最小,从而使得螺纹牙底的等效应力σ等效大幅度降低。

最理想情况是扭转应力τ降至零,从而螺纹牙底的等效应力σ=σ等效

因此,在拧松方向的旋转角度:

其中,l为夹持长度;

IP为螺栓截面极惯性矩;G为切变模量

因此,在工程实际中,“拧三圈回半圈”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拧松方向的旋转角度值θ回转具有结构或系统依赖性,采用该策略消除截面切应力从而大幅度降低螺栓截面等效应力的方法是可行的,但需准确计算拧松的旋转角度θ回转却并非易事,尤其是紧固件或被连接件处于弹塑性状态时,旋转角度的值需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精确有限元计算确定。

回转角度θ回转的不合理取值,可能会使得螺纹牙底等效应力的降低效果不理想,甚至预紧力F0降低,同时在拧松方向积累了扭矩T松动-螺纹面,产生了拧松方向的切应力。

回转角度θ回转的高精度取值方法,极其依赖螺栓的精确有限元建模理论。而在这一理论上,目前走在学术前沿的是中、日两国学者,在公开的文献中,德国学者并不具备螺栓精确有限元建模的能力。因此,德国虽然对螺栓的工程应用研究相当超前,能提出通过“过拧紧+回退”的方法来降低螺纹等效应力,但他们却没有掌握深入研究这一方法的核心理论。

当然,这是因为中、日两国学者和德国学者走的研究路线不同导致德国学者在精确有限元建模理论上的缺失,无关学术能力。

除消除扭转应力外,“拧三圈回半圈”还会导致螺纹间的应力二次分配,也会使得螺纹处的应力集中系数略微下降,此推文中不做详细探讨。


精确有限元分析验证

由基于精确有限元模型的数值分析可知,采用转角法拧紧后,第一圈啮合螺纹牙底的等效应力为575 MPa;螺栓头回退一定角度,消除扭转切应力后,第一圈啮合螺纹牙底的等效应力降至389 MPa,同时螺栓预紧力基本保持不变。

(左) 消除扭转切应力前的Mises应力

(右)消除扭转切应力后的Mises应力 


“拧三圈回半圈”的分析结论探讨

螺纹连接结构在初次外载荷作用下,啮合螺纹牙部位将会继续产生塑性应变,预紧力下降。螺栓采用转角法或扭矩法拧紧后回退一定角度消除扭转切应力,可有效降低了啮合螺纹段的应力水平,提高了螺纹连接结构初次受载时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同时,预紧力基本不变时,啮合螺纹段等效应力水平降低,可有效提高螺纹连接结构的疲劳寿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螺栓的拧紧扭矩通常根据材料的单轴屈服强度确定,螺纹段(尤其前几圈啮合螺纹牙)处于弹塑性阶段,而螺栓光杆段仍处于弹性阶段。因此,回拧角度的计算涉及到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问题,可借助我公司开发生成螺纹部件的精确有限元模型,模拟拧紧过程和转角回退过程,确定精确的回拧角度。
“拧三圈回半圈”的工程意义在于,可用少量的时间成本与工具成本,提升服役装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拧紧策略的具体细节,需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来确定。

附录

VDI 2230规范在确定螺栓最大装配预紧力时,假定材料屈服强度的利用率达到100%,因此计算螺栓抗扭截面系数的基础为螺栓进入完全塑性变形状态。相比于螺栓处于弹性状态,其截面的切应力分布如下图所示。

螺栓横截面的切应力分布:

(左) 弹性变形状态 (右) 全塑性变形状态

弹性变形状态下螺栓的抗扭截面系数:

全塑性变形状态下螺栓的抗扭截面系数:


参考文献

[1] The Association of German Engineers (VDI). VDI 2230 Part 1. Systematic Calculation of High Duty Bolted Joints, Joints with One Cylindrical Bolt[S]. Berlin: 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 2015.
[2] The Association of German Engineers (VDI). VDI 2230 Part 2. Systematic Calculation of High Duty Bolted Joints, Multi Bolted Joints[S]. Berlin: 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 2014.
[3] 追逐繁星的Mono. VDI 2230规范学习笔记10: 拧紧过程中螺栓最大装配预紧力的确定. 公 众号: FEM and FEA. 


来源:昊宇睿联
System疲劳非线性航空航天汽车理论材料科普螺栓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25
最近编辑:2月前
获赞 14粉丝 21文章 31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技术分享:收口自锁螺母成形和装配过程有限元分析

技术分享:收口自锁螺母成形和装配过程有限元分析自锁螺母介绍: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开始用自锁螺母搭配弹簧垫圈。目前欧美国家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也制定一套完整的自锁螺母产品的国际标准。自锁螺母主要有五大种类:高强度自锁螺母(以下称为高锁螺母)、尼龙自锁螺母、游动托板自锁螺母、施必牢自锁螺母、收口自锁螺母。高锁螺母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HI-SHEAR公司研发的一类不可重复使用型紧固件,通常与高锁螺栓配合使用。相较于普通螺栓具有防松性能好、预紧力可控、装配效率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收口自锁螺母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上,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重量轻、使用范围广,可以根据不同环境的湿度温度需求选择材料以及表面处理方式。收口自锁螺母与普通螺母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常规的加工成型工艺之后还需要对收口自锁螺母进行收口工序,使得收口处的螺纹孔径向尺寸小于与之连接的螺杆的径向尺寸。当螺母旋合时,收口区域的螺母螺纹与螺栓螺纹接触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有效的锁紧力矩。(a)高锁螺母;(b)尼龙自锁螺母;(c)游动托板自锁螺母(d)施必牢自锁螺母;(e)收口自锁螺母收口自锁螺母的自锁原理是:在收口工艺后,使螺母螺纹变形,螺栓拧入后变形的螺母段会对螺栓杆产生一个正压力F压,两零件运动中会有一个摩擦系数μ。摩擦力基础公式为:F摩=μF压。当材料强度一定,润滑条件良好时,摩擦系数μ是定值,则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正压力有关。01不同收口形式自锁螺母成形有限元分析对螺母进行几何模型建立→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和载荷施加螺母有限元模型收口成形模拟:在收口阶段有限元仿真的过程中,一共有三个分析步:(1)初始分析步:对螺母六个侧面以及底面施加固定约束,使整个模型出收口变形外不发生运动。(2)在第一个分析步:将压块作为刚体与参考点耦合,在参考点上施加载荷,仿真现实中螺母收口过程。(3)在第二个分析步:将压块退回初始位置。研究表明收口自锁螺母的自锁性能以及防松性能受到收口形式的影响较大,其中收口自锁螺母的收口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椭圆形收口、三角形收口、矩形收口。完成收口后有限元模型如下:(a)椭圆形收口;(b)三角形收口;(c)矩形收口不同收口形式等效应力云图:(a)椭圆形收口;(b)三角形收口;(c)矩形收口不同收口形式剖面等效应力云图:(a)椭圆形收口;(b)三角形收口;(c)矩形收口三种收口形式中,椭圆形收口形式的应力分布最均匀。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明显小于其他两种形式。提取某一分析路径上不同收口形式的最大主应变曲线,从最大主应变曲线上可以看出矩形收口的应变最大值要大于其他两种收口形式,椭圆形收口形式的最大应变值最小。从整个分析路径上可以看出椭圆形的最大主应变分布也较为合理。02同种收口形式,不同收口尺寸螺母成型有限元分析针对椭圆形收口方式来进行不同收口尺寸的研究,收口尺寸定义为变量r。不同收口尺寸收口过程等效应力、最大主应变变化:(a)应力变化曲线;(b)应变变化曲线不同收口尺寸等效应力云图:(a)r=0.05mm;(b)r=0.1mm;(c)r=0.15mm不同收口尺寸的剖面等效应力云图:(a)r=0.05mm;(b)r=0.1mm;(c)r=0.15mm03自锁螺母装配过程有限元分析对螺栓、螺母进行精确有限元建模→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和载荷施加(a)螺栓有限元模型;(b)螺母有限元模型;(c)螺栓螺母装配后有限元模型;(d)螺纹配合剖面图装配过程模拟:在分析步设置中有两个分析步:(1)初始分析步:将螺栓头固定,使整个装配过程螺栓不发生旋转。(2)第一个分析步:将螺母的六个侧面和螺母底面中心的参考点耦合,在参考点施加旋转角度来模拟螺母装配的过程。整个装配过程采用隐式动力学进行分析,在进行接触分析时,螺栓装配到收口位置时,螺栓和螺母的配合类似于过盈配合,最小增量步必须得设置的尽量小。在接触设置中,对螺栓螺母施加切向约束和法向约束。切向约束使用罚函数设定摩擦系数,法向约束使用软接触Exponential帮助收敛。在接触控制中采用增广拉格朗日方法进行系数缩放,这有助于螺栓拧入收口段时帮助求解矩阵稳定。其原因是罚函数在计算过程中,一旦接触区域发生穿透,其会将误差放大,这是时候就必须引入拉格朗日算子,使罚函数对穿透误差不再敏感。不同收口尺寸装配前后等效应力云图:装配前后等效应力云图:((a)、(c)、(e)装配前等效应力云图;(b)、(d)、(f)装配后等效应力云图)不同收口尺寸装配前后螺纹牙应力分布:(a)r=0.05mm;(b)r=0.1mm;(c)r=0.15mm不同收口尺寸装配前后螺纹牙最大主应变分布:(a)r=0.05mm;(b)r=0.1mm;(c)r=0.15mm不同收口尺寸收口自锁螺母,在装配后对螺栓表面接触压力:螺栓表面接触压力(a)r=0.05mm;(b)r=0.1mm;(c)r=0.15mm不同收口尺寸螺母对螺栓杆夹紧力结论(1)在相同收口尺寸下,椭圆形收口的残余应力较小,矩形收口的应变最大值要大于其他两种收口形式,椭圆形收口形式的应变值最小。从整个分析路径上可以看出椭圆形的最大主应变分布也较为合理。(2)在相同收口形势下,随着收口尺寸的增大,残余应力最大值逐渐增大、残余应变最大值逐渐增大。(3)通过装配仿真分析可以得出:装配后螺母的最大应力值随着收口自锁螺母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不同于应力的变化,装配前后的应变变化程度并不随着收口尺寸的增大逐渐增大,变化最大的是0.1mm。(4)通过分析螺纹表面接触压力可以发现:r=0.05mm时,收口自锁螺母并未对螺栓杆产生夹紧力,这意味着此收口尺寸并无锁紧性能;r=0.1mm时,螺栓杆表面夹紧力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呈现周期性震荡上升;r=0.15mm时,螺栓杆表面夹紧力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先呈现周期性震荡上升;当达到3.45325kN后,随着转角的增大,最大夹紧力不再增大。参考文献[1]孙健飞.航空发动机收口自锁螺母自锁与防松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24.[2]孙小炎.关于航天型号用自锁螺母标准综述[J].航天标准化,1999,4:17-22.[3]赵庆云,刘风雷,刘华东.世界先进航空紧固件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9,3:54-56.[4]姜杰凤,董辉跃,柯映林.高锁螺栓干涉连接中极限干涉量[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03):145-152.来源:昊宇睿联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