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大型机械的连接部件的力学问题与强度分析(销钉连接)

5月前浏览3472
导读:工程上经常需要把不同的构件连接在一起,起到固定、支撑、传递力量的作用。常见的连接如榫卯连接,常用于家具制作和古建筑中,将构件加工成一凸()一凹()结构,再将构件利用凹凸特点进行嵌合组装(图1),形成浑然一体的整体结构。榫卯构件往往给人以结构稳固、造型精美的观感,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代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木作文化的瑰宝。

图1 榫卯举例:丁字榫(来源:网络)


一、连接部件的力学分析

对于金属构件,销钉(或螺钉)是最常见的一类连接方式,将需要连接的两个构件加工出孔,利用销钉同时穿过两个构件的孔,使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例如挖掘机上的销钉连接,不仅把不同部件连接,同时也是挖掘机运动的“关节”。

图2  履带式挖掘机 (来源:网络)


无论是榫卯连接,还是销钉(螺钉)连接,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设计连接时,其强度分析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若连接件强度估计不足将会造成断裂失效、或严重变形等工程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某工程现场挖掘机挖斗连接断裂事故(来源:网络)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考虑图4所示的连接模型,假定部件B固定,部件A通过销钉与部件B相连,部件B通过销钉对部件A的作用力为F。试分析连接销钉的强度。

图4 连接模型——利用销钉将部件A和部件B相连

取销钉为研究对象,画销钉的受力图如图5(a)所示,图中红色虚线表示等效集中力,假定部件A、B与销钉之间的力均匀分布。
对于销钉,有两种可能的破坏形式:一是在1-1截面(或2-2截面)存在剪力Fs,如图5(b),当剪力在该截面上产生的剪应力超过许用剪应力(也称为切应力),销钉将被剪断,我们称这种破坏为剪切破坏;二是在销钉和部件A、B的接触面上发生挤压,若销钉上的挤压应力超过了许用应力,销钉将被压“扁”,从而影响销钉的正常使用,导致连接失效,这种破坏被称为挤压破坏。
图5 销钉连接中销钉的受力分析图
工程应用中,既要保证销钉不被“剪”断,同时也不能被“挤”坏。因此需要同时满足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
对于剪切破坏,假定截面上剪应力均匀分布,设截面积为A,则剪切强度条件可表示为

对于挤压破坏,在局部接触的圆柱面上,挤压应力分布如图5(c)所示,最大挤压应力发生在中部,设挤压力为 ,假设连接耳片长为 ,销钉直径为d,根据试验分析,最大挤压应力近似为

可见为圆柱面在相应径向面上的投影。挤压强度条件可表示为

榫卯连接虽然和销钉连接不同,但其在受力上类似。如图6所示管脚榫在横向载荷下,管脚处将产生挤压和剪切,同样需要使用公式(1)和(2)进行强度校核。

图6 管脚榫受横向载荷

二、连接部件的强度校核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介绍连接部件的强度校核。
考虑图7所示铆钉(受力特点和销钉相同)连接部分,已知F=80kN, =10mm, b=80 mm, d=16mm, [ ]=100MPa,
[ ]=300MPa, [ ]= 160 Mpa。试校核该连接部件的强度。

图7 两块平板通过四个销钉连接在一起


首先,取其中一个部件做受力分析,如图8(a)所示,由于各铆钉的材料与直径均相同,且外力作用线在铆钉群剪切面上的投影,通过铆钉群剪切面形心,所以各铆钉剪切面上的剪力相等,每个铆钉承担F/4的力。
所以,代入剪切强度校核公式(1),得

可见,满足剪切强度条件。再代入挤压强度条件(2),得

同样,也满足挤压条件。此外,由于部件上开孔,还需要考虑连接部件开孔截面的强度,为此,将连接的两部分视为受拉的“杆件”,计算其轴力,如图8(b)所示。

图8 连接部件受力分析图


显然,1-1截面所受轴力最大,是危险截面;2-2截面虽然轴力有所减小,但其上开两个孔,截面面积也减小,因此,同样是危险截面;3-3截面与1-1截面相比,轴力小但截面面积与1-1截面相同,因此当1-1截面符合强度要求时,3-3截面一定也满足,校核了1-1截面就不再需要校核3-3截面。

按平均应力(去除孔后截面净面积)计算1-1截面和2-2截面应力(这是材料力学的简化分析方法),有

都小于许用应力,因此被连接的两个部件都满足强度条件。

可见,为了确保工程中连接部分的强度条件,首先要保证连接件的强度要求,如上例中的销钉,确保其满足剪切和挤压两方面的强度条件;此外,被连接部分由于开孔,也需要确保在开孔截面上满足强度条件。

(完)

来源:仿真秀App
断裂建筑材料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04
最近编辑:5月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092粉丝 21553文章 3539课程 21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